【「四聖諦」的偏重】

【陳○○】

  末學從有臉書帳號上網至今.大多看的是說追逐快樂.行善助人最樂.不然就是功德福報.從空說道有~又從有說到空.飛天遁地無奇不有.唯獨好像沒人說苦呢.真是詭異!!!

回應

末學認為這跟大乘的偏重有關!「四諦與緣起」法門是出世佛法的「解脫道」,也是佛法的特色,雖說是不分大小乘的!但對還是各有偏重;以「四聖諦」來說,原始佛法著重於「苦」與「集」的說明,大乘法著重於「滅」與「道」,特別是滅(佛證境)的說明!

一般來說,已在修行的人,不管是那一個法門,其實是不需要為他說苦諦的,修學者就是因為知「苦、集」 ,所以才會為了解脫(滅)而修「道」,至於未修行者,這得看根機,有些人已有苦的境遇,只要稍加解說「苦因」,就願意修「道」,另外有些人的根機,以苦為樂,是說什麼也不會認同的!所以說只有「聖者」才能深切體悟而『決定無疑』,才叫做「四聖諦」!

其實對修行者來說,「樂」與「苦」是一體的兩面的,為了得樂所以要離苦,離苦才能得樂,為苦難的眾生說「離苦得樂」,為欲樂的眾生說還有更徹底的樂,這大概是大乘佛法「善誘」的特色,如果說知「苦諦」而能修道,知「滅諦」可證,也是「修道」的動力!

謝謝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奕壯 的頭像
    劉奕壯

    劉奕壯的部落格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