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廟辦無形法事項目 (一)、緣起與注意事項】

【壹】、緣起:

本文是筆者處理之經驗整理而成,或經驗不足,或文詞不暢,都樂意接受批評。

人生於世,每多障難皆因於無形有形互相牽伴,而人每每只知有形之障,而不見無形之阻,故往往不知原因而無從解決,或方向錯誤,而造成憾事,重有形者,不見無形而視之為迷信。重無形者,一切皆歸無形而漠視有形之影響,偏者不知取用他利,而貶斥他弊,實屬可惜!世人往往遇障礙,方尋良方,待事過境遷後又故態復萌,待業形成,再受苦果事態輪迴不已,望行者借業苦懺悔反省障礙之成因,修德培福,長養慧根,自他皆利,終能解脫自在。

本文重於無形之角度,實欲補有形之不足,非偏無形之說!

因每個人之業力、情況、背景、法門等各有不同,所以處理程序或功德也不盡相同。故本文必有不足之處,容後續補之!

【貳】、注意項目:

一、到宮、廟、寺處理事情前,必先作幾次放生、佈施等功德,以作為處理事情之資糧。且處理事情,要以對方之需求為主。

二、平時已經作懺悔和放生佈施等功德,並確實迴向者,於宮廟辦事時,不論何等項目,皆可以下列方式處理之:金紙份數以(宮廟現成)、往生錢、蓮花數目、跪誦經咒次數、佛寺立牌位、放生次數、佈施次數等。

三、擲筊時,一正一反是聖筊,是對和應允之意。笑筊(兩平面)的意思是;方向近似而細部錯誤之意。陰筊(兩凸面)則是方向完全錯誤。

四、到宮、廟、寺處理事情,先敬香,不管主神或陪祀神,皆須叩禮三拜,再跪稟個人資料及祈求處理,處理法事過程中,皆應跪稟。

五、個人情形不同,故下列大項之次序亦不同。先擲筊請示從那個大項 (有框邊)開始,再請示以何功德(有邊線)處理之。

六、經指示後,應即完成,完成後再請示下一個項目。若無法立即完成之項目,亦應經神尊同意後,於期限內完成。

【例】:請示知有(大項)冤親債主之問題,再請示冤親債主之需求(細項),懺悔、放生、佈施、經、咒、聖號、往生錢、蓮花、金紙、立牌位等之次數與數量)。經指示要燒金紙二份,隨即燒化。完成後再請示是否需作其他功德,若沒有,再請示是否有其他大項譬如祖先等要處理;請示此項是否圓滿;是否進行下一項。

七、當作完某項功德後,請示是否圓滿時,神尊指示為笑筊,是指示要進行下一個項目,並非是不圓滿。

八、完成一項指示後,再請示下個項目。每完成一項皆須叩首謝恩三拜。

九、若一時無靈感,切莫心急,應靜心請求神尊感應。

十、最好在現場完成處理項目,無法則與神尊約定時間完成。

十一、儘量以放生、佈施、經咒為優先處理項目。

十二、出門隨時攜帶:小本經咒;(普門品、心經、彌陀經等)、念珠、記事本、筆、最好自備聖筊、百元現鈔、紅包袋(裝香灰用)。

十三、辦事時包括所辦何事、回家後應辦事務、拜那間宮廟的那位師尊或契父契母、師尊或契父契母教授的咒語或聖號等,皆應記錄。

十四、迴向功德之需求、數量,因人因業而異。而處理墮胎項目時,嬰胎是報恩還是討債者,也是影響因素之一。或許各人因緣成熟時間有異,但皆可從作功德之過程與數量,判斷出是否改善,只要誠心、如實、持續,提昇因緣終有成熟時。

十五、宮廟辦事時,神尊指示應作功德,自有神尊作主,不必迴向。

十六、處理法事,須經不同屬性之宮廟及神尊處理,方得圓滿,所以辦事當日,應安排前往幾間不同屬性之宮廟,所謂不同屬性之意,是指媽祖、王爺、城隍、東嶽、金母、靈山、玉帝、佛、道等,是陽是陰、超渡、還是請旨辦事,各系統有所不同,可經由請示得知當天處理法事之方向,也可在處理時看出較嚴重

十七、最後要請示今日所辦一切事項,是否圓滿,若圓滿方可謝恩、辭駕、告假離開。(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奕壯 的頭像
    劉奕壯

    劉奕壯的部落格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