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與智慧】

「智慧」的「基本修為」;是由「觀察」而「透徹」「身心」、「世間」等「一切事物」的「原因」和「原理」!

能達此,則又分為【「回歸」「一切現象」「無常」的「本然」而「心能不為境界所動」;而「不願造作生死業」的「慧」】,和【觀察「眾生」皆依「因緣決定」而各有機會「累積」提昇「成就」的「因緣」,所以「願造作、投入」眾生所需因緣的「智」】!

這不是說「慧」沒有「智」,或「智」沒有「慧」,是說「慧」的「智用」,放在觀察「一切法」的「本然」!而「智」的「慧」,是為了「投入因緣」而觀察「一切法」的「本然」,和「投入因緣」後的回歸「本然」,更是「汲取」「過程」而為未來「投入因緣」「經驗」!

「修行」,就是訓練在「觸受」「一切境界」時「提起、保持正念」!其「結果」;就是「透視」「現象」的「本質」,而能不「迷惑」、「執著」「現象」的「外相」!不迷惑;自然不會造業!

【慧】;可以作到「心」不為「境界」所動!【智】;則是「觀察」「所需」和可「投入未來能變化」的因緣作用;而對「投入因緣」後的「結果」,最後也是「慧用」的「不為所動」,如此才能稱為「智慧」!

」所以「智慧」,才能「解脫」「身心」、「世間」等「一切事物」的束縛!

「智慧」是「聞思修」的「經驗」而有,而「覺知」的「培養」,也是「智慧」的成份之一!所以佛法說「定慧等持」、「止觀雙運」!

通常學者會把「智慧」「一語帶過」,但「智慧」是有「次第」的,也必需與「定心、覺知」配合才能產生「智慧的作用」!

我們以「聞慧、思慧、修慧」來簡易了解,所謂「提起」就是「覺知」、「定心」的功能!「正念」的「內容」;就是「聞慧、思慧」!訓練「能提起而保持正念」的過程;就是「修慧」!能「時時保持」就是「不退轉」,這都是「趨向涅槃」的過程!

「聰明」與「智慧」,或許有「過去世」的「因緣」,但都能透過「經驗」的「學習」而「累積」!

而「別人的經驗」、「自己的經驗」和「經歷的經驗」就是「知識」的來源!也是透過語言、文字、歷史學習累積而來的。雖各人的智力不等而有「吸收快慢」等差別,但重點是「學習」的「目的」為何?

世間人的「目的」;為「己利」、「謀生」、「名利」、「欲望」等,這雖是不為過的!然而在「群體關係」中,是以「利人利己」還是「害人而利己」來分別「聰明」的對與錯!而以「智慧」來看,「害人」終歸「害己」!

修智慧者的「目的」,在透徹「世間真相」後,雖有「先利己」而「解脫」,還是「先利人」,甚至「損己利人」的「發心」不同,但因為都相應「無我」,所以相較於「聰明」,「利益」是徹底而圓滿的!

「聰明」與「智慧」,都是「意識」的作用,差別在「我」與「無我」!所運用、取捨的「經驗」、「知識」,也會因為「無我」還是「為我」的發心,而「連結」不同!

即使現代人「聰明」的智力,也講究「EQ」智慧的「情緒管理」,畢竟「智力」的無限擴張,若無法自我管理,對「世間」「群體」的社會,可能「為害」更甚,所這在歷史上有太多的例子可證明!

「聰明」是「學習」的「敏銳」!若把「聰明」「智力」放在「無我的因緣法理」的深入,並在「實踐」中印證「真理」,自然能對「真理」更能「深入」而「敏銳」,這是將「聰明」淨化為「智慧」!

若把「聰明」「智力」放在以「自我」為重心,就會「擴展、堅固」「我執」,而可能「害人害己」,對「解脫」來說,更是「造業生死」!

「聰明」者是取向「個人」的,所以以「結果論」來說,就有會「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現象產生,比如「發明核能」者,就有後悔「運用核能」的省思,這無法怪罪「發明核能」者,畢竟「初發心」是為了「大眾」的利益,只是無法避免「有心人」的利用罷了!

但智慧者,因為學習各種原因和「因緣果報」、「利弊得失」取捨和「透視人性」的「觀察」,雖不盡完美,但多了一層「後果」、「得失」的考量,所以即使是施設世間「暫時的利樂」,但最後也終將引導向「消弭」「執著世間」「煩惱」的「根本」解決之道!而「世間」「煩惱」的根源,就是「我執」!

「聰明」者想改變外在的「他人和現象」,而「智慧」者改變的是「自己 」!感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