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觀與標記】(鄭師姊)
【楊○○】
Vayama ○○向我分享: 禪修的方法有很多種,觀鼻息(帕奧禪師,這方法我沒學過不是很清楚,您可上網查)是其中一種。
1. 馬哈希禪修的修法分為兩種,行禪與坐禪,兩種都要利用"標記"來加強專注力(提升正念),標記是把目標的狀態用最簡單的詞彙"默念"出來,例如:酸、麻、冷、熱、痛、法喜、清涼、增強、減弱、消失、喜歡、討厭等。行禪與坐禪必須交替操作,定要先行禪(至少20min)然後坐禪,進步才會快。
2. 行禪為類似分解動作的走路方式,例如腳步的:提起、推前、放下(要標記"提起"...),或是簡化僅左步、右步,反正是分解動作加上標記。在腳的提起到放下的過程,全神專注在腳踝以下(腳板)的感覺(酸、麻、冷、熱、痛、法喜、清涼、增強、減弱、消失、喜歡、討厭),行禪只要標記腳步的動作,如:提起、推前、放下,不需標記酸、麻、冷、熱、痛...等的覺受。
3. 坐禪時"主要目標"是觀腹部起伏,吸氣(腹部上升或向左右張開)標記"上~~~"(拉長標記),吐氣(腹部下降或閉合)標記"下~~~"(拉長標記)。盡量觀照力緊貼目標不放,跟腹部一起起伏。
除非有其他更強烈的"次要目標"(酸、麻、冷、熱、痛、法喜、清涼、增強、減弱、消失、喜歡、討厭)出現,以致造成無法集中注意力在腹部上下,否則觀照力還是緊貼腹部目標不放。
當"次要目標"非常強烈時觀照力轉向次要目標,仔細觀察,並把目標"每一個當下"(每一個"千萬分之一秒"的"當下")的現象標記,如:痛、增強、減弱、消失。
4. ※※注意:漏掉沒標記的現象,千萬不要回頭去想,那會使您再度遺漏目前的"當下現象",所以只要過去都不管了,隨時隨地只管當下的現象!這點非常重要!
5. 當坐禪時發現腦袋瓜跑去想事情(回憶、推理、分析、判斷、期望、害怕...),立刻標記"想",馬上回到腹部目標。有時"想"很強烈,就再標記一次"想",通常最多3次即可回到腹部目標。
5.一般初學者1小時的坐禪裡面,專注於目標的時間加起來約僅2~5分鐘而已,但是透過練習可以增加專注時間。
【Fa ○○】
隨佛法師教導感覺腹部的變化(隨息的腹部會起伏),感覺變化時不要思惟它變化的含義,語詞,譬如起,伏,凸,凹之類的名詞,只要感覺,並且內心不要有對話(回憶、推理、分析、判斷....任何想法),當內心達到一定的安靜(內離言語),可以覺察因耳根觸境的變化,或腹部變化(身根)的影響(這部份較難我還沒感受到),靜坐中耳根觸境最明顯,也最好觀察,但前提是要內心夠寂靜,內心不要有對話,才能有所體驗,加油囉~
【Tseng ○○】 還有忘了說明:當看到影像時標記"看到",立刻回腹部目標,聽到聲音也一樣標記"聽到",立刻回腹部目標。影像、聲音均屬於概念性目標,不要去觀察。
告訴您的這些方法要確實去做,千萬不要參雜其他修法,或去比較分析,只要照著做就好了。
【Fa ○○】 內離言語是有快速方法的,,
【Tseng ○○】 學禪修不一定要用哪一種方法,但是要用單一種方法練習。
………………………………………………………………………………………
【鄭○○師姊回應】
○○法友,這是我所了解的,提供您參考!
「標記」的方法,不是在提昇「正念」,而是提昇「專注力」,這只會加強接受停留在「現前境相」,而「酸、麻、冷、熱、痛、法喜、清涼、增強、減弱、消失、喜歡、討厭等」,這都表示已受「現前境相」影響的「結果」!這是背離依「現前境相」而觀「無常、無我」、「苦」、「不淨」的「四念處」!更不是「清楚明白」、「不受影響」的「慧觀」!
至於「行禪」就是「坐禪」「修定」的「轉換所緣」而已!這也不是「慧觀」!只「修定」「不修慧」是無法解脫的!
此法是以「腹部」為專注的「所緣境」,所以只是察覺「腹部變化」,這就是「修定」!若以「腹部」為所緣時,卻察覺「耳根觸境」,這就失去了對「所緣」的「專注」,修定是心學,是要「收攝六根」的「心一境性」的,至於「內離言語」則須至「向二禪」時才能達到!
禪有多種,是「思惟修」、「靜慮」的意思,請看清楚他的定義,這只是修定的方法,不過是「世間法而已!
只要「覺知」到已經「離所緣」了,就馬上回到所緣即可,何必要先生起一個「標記」的心念,然後再回到「所緣」的多此一舉?
「內心的語言」就是「尋伺」的聲音,如果知道什麼什麼叫「初禪」的「有尋有伺三摩地」、中間禪的「無尋唯伺三摩地」,及二禪的「無尋無伺三摩地」,就會知道什麼時候會「內離語言」!
正確的說;
「初禪」,還是有「粗分別的尋,和細分別的伺」,所以叫有尋有伺三摩地!
「向二禪」不起「粗分別」,但還有「細分別」,所以叫「無尋唯伺三摩地」!這才「開始」「內離言語」!
「二禪」是連細分別也不起,「無尋無伺三摩地」,這時才能完全的「內離言語」!
這是【禪修的境界】,不是什麼快慢問題,除非是進入二禪境界,否則在此之前,認為已「內離言語」,極可能是「昏沉」狀態!
禪修不管什麼修什麼法,先要把什麼是「定、慧」,「止、觀」,和他們的關係分清楚,不要妄認「定為慧」,這就冤枉了!
「戒定慧」三增上學,都有他們的理論基礎,不是自己想出來的!真要學,就依教法而學,對法,也要「多聽多聞」,才能比較出「合不合理」和「差異性」,也才能尋得「適合自己根性」的方法,這對學者是百益無害的!
止是定,是制心一處,為的是要起「慧觀」,「原始佛法」的方法是「不淨、安般」二觀的,至於其他的方法,只要不止於「修定」而能起「慧觀」的「止觀雙運」就好!
在「原始佛法」,甚至不需「重定」的「慧」也可「解脫」!換言之,佛法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處就是「慧」!而無慧的定,也只是「世間法」而已!
至於貼文,我認為的「定慧」,是「定」中顯「正念」,所以稱「止觀」!雖然「正念」是由「正見、正思」的文字、理論的學習而來的,但修止觀時,是【如實呈現】「所緣」的本來現象和「法性實相」,這些雖不離「依此故彼法則」,但不是刻意的加入「造作」去符合個人「所學」的理論,因為「刻意造作」,就是「我執、取捨」力量,也因為各人的「預設造作」,所以才會對「同一真理」有不同的各自解讀!感恩!
………………………………………………………………………………………….
【Joy ○○】 所有交流回應的法友們.(除了我)應該都有實修實證禪定的經驗吧.... 謝謝諸位賢達的分享.
【鄭○○師姊回應】
沒有「實修實證禪定的經驗」,比起「看到不同意見的就刪除別人留言的」,這簡直就是聖人了!這種心量,還想指導別人「修行」?充其量,頂多只是「坐井觀天」的負面教材而已!
對於刪文者,只會印證了那句話;「所言所行」就可看出「所學為何物」,說「止觀」,如果連「心行」都不能覺知,這才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事!
……………………………………………………………………………………………
【Tseng ○○】
你沒有什麼修行就批評許多有成就者的修行方法是在造業。我在自己的網站介紹我深獲其益的修行方法給大眾,若是真有修行的人讚嘆都來不及了,還來搞破壞,真是執迷不悟,像妳這種修行程度假如不是楊先生的朋友我才懶得理妳。刪妳的文是讓妳惡業造少一點,妳自己想想看吧,假如懺悔謗法,自己刪除可能惡果會小一點,若不信你就留著等著瞧。妳不刪我會刪除,我刪跟妳刪結果是不同的,在留一個機會給妳。
忠告一句話,日後妳假如要在網路上批評南傳禪法的話,最好是有第8觀智以上才發表意見,以免造重大惡業還不自知。
網路上的言論大眾都看得到,談到佛法說錯話惡果很驚人,不要以為這是朋友聊天可以亂說。
………………………………………………
【鄭○○師姊回應】
看到這種「奇文」,我真的是「深獲其益」啊!
你很有修行,所以可以「威脅別人」是嗎?我批評的是你的「修行方法」,至於「南、北、藏傳佛法」,「修行方法」本來就都可受「公評」的,你也可以批評我「深獲其益的修行方法」啊,只不過你也沒有回答我提出的質疑而已!佛陀尚且接受質疑,你可能真的比佛陀還要「有修行」,所以容不下別人對你的「質疑」!
我的「修行方法」和「依法不依人」的「由質疑而擇法」,也是許多高僧大德所教的方法,如果這就是「造搞破壞」的「惡業」,那我是多多益善的!只不過高僧大德可沒有教我去「威脅」與我意見不同的人,不知道「執迷不悟」的「威脅別人」造的是什麼惡業?XD
不要搞「烏賊戰」的把我構陷成在反對「南傳佛教」,也不要自認是「南傳佛教」的代言人,我認識的「南傳佛教」和「原始佛教」的學者,可沒人有這種「威脅別人」的修養!
你能代表整個「南傳禪法」嗎?我說的是「原始佛法」,在網路上批評「原始佛法」的話,不管是以「第幾觀智」發表意見,「你還不自知」這都是在造真正的「重大惡業」!
我是誰的朋友關「造業的人」什麼事?我是在法友的「動態版面」介紹我「深獲其益」的修行方法給「法友」而已,而且是你在別人的「版面」貼文,可不是「我」到「你」的「網站」、「版面」貼文!
對你自認的「深獲其益的修行方法」,會「讚嘆」還「都來不及」的,就是「真有修行」的;那不「讚嘆」的,不就是「沒有修行」?這……真的要好好的「讚嘆」你的「自以為是」了!
我是回答「楊法友」的疑惑,否則;看你的「表現」,應該比看你的「貼文」、「網站」、「版面」還要精彩萬分!
如果「別人」學你的法「深獲其益」,幹麻還要問其他人?不去「檢討檢討」自己,為什麼別人會對你的教法不受用,卻去怪別人在「搞破壞」!這真是「深獲其益」的特色!
別人有沒有修行,大概也不關你的事,我是不會「讚嘆」這種「威脅別人」的行為的,但說「自認修禪觀」的,能寫出這種「奇文」,卻真的是奇葩!
辛苦的「智慧著作權」貼文,我為什麼要「自刪」?如果我不刪,你想怎樣?「放符仔」嗎?還是「下蠱」?我等著看「不刪」的結果是什麼!
「你跟我」,至少在「性別」上是不同的,所以是「你刪」還是「我刪」的結果,至少在「修養」上是當然不同的,就「留一個機會」給「自認為很有修行的人」來「刪」吧!
我是沒有修行,不過你的奇文,絕不能被刪,應該留給所有的人看看,這就是學習過「某種禪法」後的「言行表現」!
回文是要你少造一點「自以為是」的「惡業」!看你寫的「威脅文」,連要「懺悔謗法」的機會都搆不上了,你還是先注意一下「戒律、道德」吧!
網路上的言論大眾都看得到,「威脅別人」、「說錯話惡果」是很驚人的,太過份搞不好還有「法律責任」呢,可不要以為這是朋友聊天可以亂說的!
看到你所學「八觀智以上」所發表的意見貼文,足見水平如魚!
我就等著瞧不刪的惡果是什麼,只是不要讓我等到睡著了就好!zzzz!
……………………………………………………….
【Tseng ○○】
鄭嘉雯,我明天早上起床,若還看到妳的貼文我就會把它刪除。
【鄭○○師姊回應】
不管那一天或你要不要起床,我都不會「自刪」,反正你「刪別人的文」又不是第一次!你也只能刪除而已,否則還能幹什麼,放狗咬人嗎?
…………………………………………………………….
【Tseng ○○】
楊○○,您覺得 鄭嘉雯這樣做對嗎?
【鄭○○師姊回應】
幹麻!學小朋友告狀嗎?○○法友;您覺得 Tseng ○○這樣做對嗎?呵呵!下次記得要他尊重別人一些,不要連「尊稱」而不能直呼其名」的修養都沒有!
………………………………………………………………………………
【楊○○】 我...也...不...知...道...
【鄭○○師姊回應回應】
有疑問是好事,不疑就會不悟了!以下是我請問 劉師兄的意見後,所貼的想法,提供 協銘法友參考;有問題再研究吧!
世間的一切,都會如實的呈現在眼前的,只有愈排除「自我的預設立場」,也才能愈接近真相!世間本是「無常變化」、「非單一無我」而「不圓滿」的,也充滿各種不同的根性,所以誰沒有資格以「自我的立場」去論斷「那一傳」的比較「正確」,學者只要能從所學中「向善向上」的「進化提昇」自我的修行,學的是那一傳、那一道、那一教又如何?相反的,不能得「無我法益」而執蔽的,就算是「佛親授」的也不會受用!
如果連「批評」和「毀謗」都無法分辨了,那還有什麼「論法」的空間?「漫罵」的行為,也只不過是對自己「所修的法」或「法門」「沒信心」、「不確定」的表現而已!對於「論法」的態度,應是接受「合理性」和師範「言行合一」者,並養成以「原始佛法」「依他緣起」的「法則」,來觀察「不合理」的「原因」,而以之警惕自己!這才是對想要「修行」的人較有意義的作為!
任何人都需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的,更何況是修行人,這不是擁有「頭銜」,就能逃避的,也不是看到「不同的意見」就「刪文」解決「煩惱」的!相反的,擁有「頭銜」者更應謹言慎行,以免追隨者接受錯誤的身教、言教!
檢討此事件的原因,我認為問題出在「定慧」的「不能相應」!我們知道;凡夫的輪迴,是來自無始以來,因「無明」而有強大的「貪愛」束縛力量,所以佛教以「修定」來培養「突破」束縛的「心力」,因此「定學」也叫「心學」,而「能突破」的道理,就是「真理」,所以「定」必需能「起觀慧」才能叫「正定」!此「正定」才能趨向解脫!這也不離「依他緣」、「此故彼」的關係!
如果「修定」時所加強的「心力」不能用來突破「我執」,就極有可能因為「心力」的強大,反而壯大了「我執」,所以表現出來的,自然是「自大」、「我慢」了!這也是有些學者,不自覺而偏邪向「自我造神」的原因,這是任何修「禪觀者」都要時時「自我審察覺醒」的,更無關那一派那一傳的問題,這是指出修行者「正見」不具足時的「修行歧途」!
「慧」的表現特色之一就是「無我」!或許「法性」是一切法「皆一」的,但相應「無我慧」者,觀見「一切法相」「因緣現象自身」的「變化遷流」,那會「住著於某一法」,而認為「這一法」即一切而不可違?更不會有【我所學的「法門」,就是「所有人」應該要學的觀念】?若有此認知者,說「直觀」,也只是緊抓「自我」的「立埸」去觀待一切而已,而不是「直觀」「所緣」自身,所呈現的「真理」,這是無法得見「一切法」的本來實相的!不能見「實相」,就談不上;如何運用「覺知」相應「實相」,來「突破」對「一切妄相」的「執著」了!
佛法強調「定學」,是依「喜愛定樂」者的「根機」而說的,因為即使沒有專修「定」者,還是有;只需相應短暫「電光喻定」的「慧解脫」阿羅漢,佛陀也怕弟子耽著「定樂」而不起慧觀,所以教授弟子最深的「定境」也只能到「四禪」!
人因為有「了別」、「分別」的基本能力,所以能「啟慧」,而慧的「實修」也是由不斷的「抉擇」而有的,任何「不想、不思」的教授,只會「反智」而「礙智」!
問題不是「要不要想」,或是修「什麼法」來「強制不想」!問題是在【不要以「我執」「來想、來觀」,而是以「一切法」的「本然」來了別】,而【能「於「相」見「性」,於「性能緣生相】的動力,就是依「此故彼」的「了別」與「抉擇」】!這也是所謂外道的「無想定」,與佛法的「滅盡定」最大的不同!一個是以修法來「壓伏而不想」,一個因「無我」而「無想者的不想」!
而所謂的「直觀」的「不想」,說的是「不以自我」來界定、想像所觀,但「實觀」是要「理論」配合的,否則不就是「天馬行空」的無所依?
都已經「如實見」了,那裏還需要「推理」?而即使「理論」的「推理」是「合理」的,尚且需要印證了,何況「不合理」!需不需要「推理」,這些都是「程度」、「角度」的問題,以自己現有的角度,去否定其他的角度,這還是不離「我執」的結果!
即使佛陀的「證境」也不是「不想」而莫明奇妙的跑出來的,是在「質疑而抉擇」一切「曾經所學過」的「法」後的覺悟,只是「佛弟子」只需經佛陀的引導教化,依教奉行而不必多走冤枉路而已!感恩頂禮 三寶!
不作「理論的「推理」,「盲修瞎煉」的是要修到那裏去?至於「師授」或「佛授」;未經「質疑而擇法」,如何知「師授」或「佛授」的是「合理」的?萬一是「披佛外衣」的「魔說」時,學者又當如何?【「真理」是由「質疑」而顯現的】!
應該說;「實修」是要去「質疑」、「印證」、「呈現」所「推理」的「合不合理」,是如實見「理論」上所說的一切,而不是「不要推理」!否則沒有印證的「法則」,要推理什麼?
而且真有實觀經驗者,更會發現,實觀時的境界,是比「經文」更為「精彩豐富」的!
換言之,也就是因為「推理」「觀察」的「法則」不同,才有「大小乘」的分別,但不是所有「大乘學者」的「推理法則」都與【原始佛「法」】不同,至少「般若」的「法則」就與【原始佛「法」】相同。
而【原始佛「教」】有些「學派」的「法則」也與「後期大乘」的「推理法則」相同,換言之,「後期大乘」的理論,也是源自於「某些」【原始佛「教」】的學派!
就以合理性來說,除非有「更合理」的證明或說法,否則「此故彼」的「依他緣決定現緣」,我認為是【原始佛「法」】的【法則】!而證明,也已在過去的述論中說明了,在此就不再贅述!感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