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於萬物」、「真理與客觀」】

【李○○】

 古德說:只要無心與萬物,何仿萬物長圍繞。不起心不動念,心如明鏡,清清楚楚,就是這樣,你說是嗎?敬請指教!

回應

師兄善言,古德所說法語,約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相應,但法語的「理論」為何,如何作到,這又不能不作一翻理解了!

以金剛經而言,「無所住」的原因,大體而言可用「無實性、無常相續、因緣和合無我」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等經偈作註解,也因之所以能對一切法「無所住」,真實而言,是「要住也住不住」的,然而,般若經說「生其心」並非「不起心不動念」亦不是「無心」,或許是「定義內涵」不同吧,所以末學自解「不起心不動念」應為對一切法『不起「執」心,不動「住」念』,「無心」則定義為『無「住生」心』,否則就有;若無「起心動念」、「無心」,「如何能知」「心如明鏡、清清楚楚」的疑問了!

佛教不管何係、何宗、何派,共同的共識是「執」是煩惱之源,而對於「執」的破除方法,其實也不離「三學」,但觀門卻因各種根機、願力而有所不同,末學認為;依「定學」而培養的「覺知」是關鍵,因為若沒有「覺性」、「不起覺性」,要作到「無心」或「無住」是遙不可及的,因為有了「覺知」,在「根、境」的「觸對」時,也才能選擇「無不無心」、「住不住」,簡言之,若能作到「根、境」「觸對」的觀照者」,而不是陷入迷惑於「情境」中,才能作到無礙「萬物長圍繞」!

對「根境」是「觀照」還是「陷入」,是「背塵」還是「背覺」的「覺知力」,這在佛法的修學上,雖是前置工作,但若作不到,後續的「破執」是無法完成的,至於「所觀」「根境」雖能空,但「能觀」的「心」,是「緣起」「中觀」的「一切法畢竟空寂」,還是「唯識」的「識有」,或是「唯心」的「心所造」,這就是學者對「佛法」的判斷、選擇問題了,如果沒有排除「權威」而「依法」「擇法」的態度,討論這些,不過是徒增諍論而已!但不管如何,先作到「覺知」而「無礙」,已能得佛法廣大利益了!這是末學的淺見,感恩師兄指教!

【李○○】

 奕壯善之識平安吉祥,末學也認為,真理是不怕辯論的,前提是要客觀,要虛心,要求證,真金不怕火燒,你說是嗎。

………………………………………………………………………………………………………….

回應

師兄法喜如意!末學隨喜師兄諍言,但要在感性的世間裏,突破「人性」的「依賴」、「執見」而「客觀」、「虛心」,何其難哉!

「佛」因發覺「法」而證悟而佛,「僧」是為學習「法」是追隨「佛」的清淨大眾,所以三寶是以「法」為中心的,這不是說不需要「佛、僧」而生不恭敬心,是要提顯「法寶」的重要性!而修學「正法」雖不離善知識,但學者,往往由尊重而生崇拜,失卻了「佛法」「無我」的教授,就如同為了「破執」而跟隨「善知識」學習「無我」,卻再把「善知識」當成「我」而執,這是至為可惜的,說實在的,雖依「法」而修,是最後連「法」也應捨而不可執的,更何況是「權威」?但這麼說,確實是在挑戰人性的!但若不能挑戰、衝撞人性,就無法提昇人性而至聖性,這不是說聖性否定人性而「無情無義」的,反而是在看似無情的「無我聖境」中,才能「無緣、同體」而「大慈大悲」!

學佛的「慈悲」是包容而尊重的,但追尋「智慧」,若無一絲不苟,甚至吹毛求疵的「擇法」態度,真金如何顯現?或只是左右逢源,模棱兩可,而美其名為圓融,又如何得見法理真相?世間為學作事尚且如此,深徹之佛法真理,更應倍慎!

要「主觀者」放棄「主觀」,大概「主觀者」也會反過來質問:「說人主觀者,不也是主觀」?所以末學也只敢警醒自我而已!但可確定的是,如果所修的是正法而受益,愈修是會愈心安、踏實的,這不是一廂情願,是建立在不斷質疑後的堅實確信,是排除「主觀」或「權威所言」的預設而有,也是自受用而自知的,末學雖鄙,也正朝此方向努力中,所以極為認同、師兄所言「客觀,虛心,求證」,並以之為警言,感恩師兄提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