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見分、相分、別分、誘發之名相解釋】
【王○○】
鄭嘉雯師姐: 我聽寬謙法師弘法第11集講到見分與相分(後半段).他是這麼說的: 前五根的見分就是識.相分就是色境. 第六根 法師沒說 .第七識 是這麼說的.因為第七只關注第八.所以第七的見分看到第八的是 第八的見分. 為什麼 .因為第八的相分已經變現成外在的根深器界(山河大地)了.所以說: 第七把看到第八的見分當成相分了...這段話 我思索很久.見分 見 見分.這是什麼意思呢.然後第七把第八的見分當成相分.這是不是虛妄的執著呢.然後第六根的見分 相分是什麼......我在想 會不會 每一種角度看到的見分相分都不同呢.那許多大師们著書立說是否見分與相分的解釋也不同.會這樣嗎...另外請師姐解釋四個單詞.1.分別.2.了別.3.別分.4誘發(指第八識)...多年修參學.我始終認為分別了別是一樣的.但感覺上又好像不一樣..懇請師姐慈悲**....PS: 感覺見分相分可以說的很細膩耶.就像第八的見分 是看哪裡呢.第六的見分相分又是什麼.可以的話8個識的見分相分 可以說清楚嗎(前五識大致一樣的.我知道)
【王○○】
劉奕壯師兄: 見分 見 見分˙然後把見分當成相分˙這好像兩對眼睛或是兩個人在對看˙而看到的只是對方的虛影˙真正的 它 已在別的地方了
【回應】
唯識會分成「前五」和「六七八」兩部份來看,所以「六、七、八」是要合起論!
各別論述,就會有不同角度的不同看法;雖是不得已的作法,但在各別論述時,也要有與「其他有相關連」的概念!比如論「七」時,要有「七」「與「六、八」有相關連的概念!
「七、八」都是虛妄的執著!「唯識的理論」眾生的身心一切,即是阿賴耶種識所幻現!
現在以「六七八」心識的角度來論述;
末學用另一個角度來說明,「八」是所有種子的儲存、資料中心,他的來源,是「前六」的訊息,這些訊息(種子),都是經過「七」取捨和掌控(污染)!
「八」是要「被提取」建構(根、身、器)的庫存資料,叫「相分」!
「八」的種子,都是經過「七」加工過的,換言之「七」會以自己的標準,製造「七」自己想要的資料,「七」也會以「八」所儲存的資料製造、「建構」山河大地的影像!叫「見分」!
先不論「前五」;
以「七」的角度來說,「七」有「六」「了別」的成份,才能成為「見分」! 而「八」的「相分」是「七」的「見分」變現(產生)的!
以「八」的角度來說,「七」的「見分」,攀取的是「八」的相分,「七、八」其實是同一個「第八」的不同特性!只是細分而付予「七、八」的名稱!也就說「七」是「八」的特性之一,所以「七」只關注的都是「八」!
換言之「七、八」都有「六」識別動力,他們是結合在一起的,如果要問「六」的「見分」和「相分」,「七」就是「六」的「見分」動力,因為「七」攀取「八」,「八」就是「六(動力)、七(攀取)」的相分!這是以「六」的角度來說的!
以「前五識」的角度來說,「前五識」是「五塵境相」的見分,「五塵境相」是「前五識」的「相分」!
【分別與了」】
「分別」是對現前的「現象、境界」的「判別」!是「意根」的功能!
「了別」是了解分別!有「分別」,才會「了解」,有「了解」,才能「分別」!
先解說不「妄想」、「分別」、「執著」的說法;雖「妄想」是依「我執」而不依「無我實相」而想,但「分別」不一定相應「我執」(執著)!
凡夫是以 「自我」(執著自我)來「分別」,所以會產生「煩惱」!
修行是以「無我實相」來「分別」,所以不是「執著」,也不會產生「「煩惱」!
分別是「意」的基本判別,沒有對、錯,有問題的是「以什麼」來分別!
至於「無分別」,是安住「法性」或證「涅槃」,「無自性」所以能「緣起」「一切相」,「無分別」是指「不起一切境相」的這一邊來說的!這是證境,不是凡夫或因地的境界!
「別分」??請師兄說明出處,才好說明!
「誘發」:就是引起相關連種子的的反應!
謝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