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報正報的共不共】
【徐○○】
依報
共相種:一切有情善惡業所造成世間就是"器"世間,例如山河大地也就是我們的依報。
這是我們共業所感的你看現今溫室效應這樣嚴重是不是我們人類造成的。
共相還有共中共與共中不共兩種:
共中共:比如就像山河大地海洋等等。
共中不共:比如說這是我家裡的房子或者土地,各有各的權利,這就不是共中共了,如果是的話你家不是就是我家了。
所以這個器世間就是雖然是共同變化所成的,但是不是各類有情眾生看的都一樣,《一灘水》天人看到是寶巖地(你看天人是不是可以走在水上),人見為水,水裡的魚看到把它當成家裡,鬼看到就像猛火一樣(不然一些惡鬼道看到有水怎不去喝)。
正報
八識所含的不共相種,這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業因(不共業),種子成熟後變成我們的根身(正報),如果共相種那不是每個人都長的一樣了嗎?
這裡面還是有分為兩種:
不共中不共:就是我們講的淨色根,嚴格來講說應該不能說是神經只能說相似,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淨色根,只能供自己使用,如果共中共的話,那不是我打你我會痛。
不共中共:就是講眼珠耳多朵鼻子舌頭身體,人死掉的時候還可以看到他的存在,如果不共中不共的話那剛死掉不就灰飛煙滅了,不留一點點跡象。
【回應】
「依報」是依眾生的業報而有的,所以對外境的感受,會有所不同!
「淨色根」,「生理學」者,是會解釋為「神經」的,但要細論「淨色根」,當然不只是「神經」,因為「根」是「淨色根」、「扶根塵」、肉體、血管、淋巴等等互動反應,和「意根」接收「主導」作用,他們是互相依存的「互動」,但不妨以「神經」的角度來認識它!
只要「觀察力」夠,就能了解「淨色根」的觸受、傳達、動作過程!但末學會「只要知道就好」的先把「沒有我執(七)」的「觀察力(六)」,注意、放在根、境的「觸受」上!這就是「轉智」的練習!
謝謝指教!
……………………………………………………………………………………………………
【王○○】
劉師兄說: <只要是「根」,就是「身體或物質」,不管是「六根、五蘊的色、四大」都是!
只要是「識」,就是指「心或精神」,不管是「六識、五蘊的受、想、行、識,六或七大的覺、識」都是!>...那第六意根的浮塵根和淨色根是腦和神經嗎...劉師兄常說: <意根堪破第七識>為何不說<第六識堪破第七識>...*意根*到底是什麼東西.它好像是所有的主宰.........身體和物質的東西.能變成精神的*識*. 這好奧妙阿....好像意根本身就在思考了嘛.意根真神奇...師兄說一下意根吧.....全部回應.拜託了**
【回應】
其實佛法的「五根」,是內在的,不是外在可見的眼、耳、鼻、舌、身,可以說是「神經系統」,這個「神經系統」,佛法叫「淨色根」!
而(外在)「扶持保護」五根「系統」的,叫「扶根塵」!
意根,是六根中最主要的,他和前五根的關係密切,他會接收前五根的資訊,也會讓前五根起用作!意根與根身不相離,他不僅有物質的「浮塵根和淨色根」,也是人『精神活動的根源』!末學稱他是「心王的王」!
意根所應對、所取的境界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中的「法塵」,「法塵」就是內心的種種境界,心認識的過程『受、想、行』,就叫做法塵!人的認識活動,是不能離開意根的,當然沒有「塵、境」,也認識不了!
也就是說,不管是與「七」結合的「第六識」,還是脫離「七」的「第六妙觀察智」,都是不能離開「第六意根」的思考判斷動力!
「轉智」要從「意根」下手!至於末學不講「第六識」是因為在佛法的概念上,只要是有「識」,必然具有「七」的污染!
「身體和物質」是接受資訊的工具,當接受後的判斷是「精神」的「識」,當然,「轉智」先要從「聞法」、「教育」開始,再學習如何時時「保持」「無我正念」!
「境」的距離、燈光等,「根」的「接受」、「神經系統傳輸」、「意的判斷」、「七識」的「標準」、「八」的「經驗」等等因素,這是「人」產生煩惱的流程!
當然可以在分析式的理解,或名相研究先下功夫,也可以了解問題所在,下手解決煩惱,那要依各人的需求來說,末學是著在後者,所以末學「學術」是不足的,更不足以論!所以末學過去曾說,如果要研究「學術」名相,還是要找「原文」!
末學著重在以「佛法的公式原則」來「觀察、解決問題」,如上述「人產生煩惱」的過程,末學「觀察」的是「此有故彼有」、「因緣和合」,的現象,雖然不離名相,但不看重名相!
「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此滅故彼滅」、各依緣起的「無自性空」!唯識的「此滅故彼滅」是「六」觀破「七」!再進一步說,是保持「六」不被「七」所影響,再以「六」,觀察根、境,和「觸受」的一切!所以末學當下「無自性空」的「觀照」,這種方法,必會跟「唯識」學者「萬法唯識」不合的!這需先說明!
況且「見分、相分、自證、證自證」等是「心識所變現」的理論,這更是與末學的修學的認知並不相符,比如,「心」如何變現出「沒見過的東西」等等?
以末學來看,以「心」為主導的「唯識」,其價值是讓修學者了解了「根、境、識」運作的過程,也證明了【「六」與「明」(無我)相應】的修學】,是解決煩惱的方法!至於最後的理論,「萬法是唯識」所變現,末學是不會接受的!
末學的修學,內在和觸受是「無我的觀照」,對外關心的主體,還是以「人、環境」為對象的,自他因緣的「淨化」、「提昇」和「創造」、「累積」,「六度」的行持,也才能「正報」、「依報」莊嚴!
謝謝指教!
……………………………………………………………………………………………
【王○○】
劉奕壯師兄: <一、「共相」種(眾生的共同業)──的「器世間」的「依報」種子
二、「不共相」種(每個人不同的六根)──的「正報」種子> 師兄:你這樣寫 我看不懂阿(只懂六七分而已).可以逐字解釋嗎(這好像也牽扯到引業.報業...)...還有 依報 正報 見分 相分 每個單詞.再個別解釋一下...謝謝(請詳細一點)
【回應】
【依報】:就是我們生存的世間!是大家共有的 !(共相種子)!無受生種子
【正報】:就是我們的「根身」!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根身」!(不共相種子) 有受生種子!
【正報】的【不共相】還分「不共中不共」(淨色根),與「不共中共」(扶根塵)!
《成唯識論》
【不共中的不共】指淨色根,是「自變自緣」的!
【不共中共】指「扶根塵」,是其他有情所「共變」!
《辨中邊論》是說淨色根和扶根塵,都是自它「共變」的!
【不共中共;共與不共】的差別,在「其它有情」是否能受用。
【共不共相】是以「屬不屬」於「有情」來判定!
屬於有情自己的,是各別不同的,這就叫不共相!
不屬於有情自已的,「其它有情」能受用,就是共相!
【見分】「能認識、讀取」「第八識」阿賴耶的「種子,器界,根身」的一切種子叫「見分」!
【相分】「被認識、讀取」的存在第八識「種子,器界,根身」的一切種子都叫「相分」!
心生時,自然的有相分、見分,當「虛妄的分別心」生起,就會有「能緣」(讀取)的「見分」,而所緣(被讀取)的境(相分)!
謝謝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