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具足與經驗法則】

「因緣觀」是「佛法」最重要的「中心思想」,也正可作為判斷是否是「佛法」的依據,而既然「世出世間」皆依「因緣」,那又何來的「主體」、「自主」或「常」呢?或許我們可以說「常」是指「法印法則」,但不能把「法則」誤解為「不變的主體」!

雖然所有的「理論」都是「經驗法則」而來的,但對「依法而修」的「凡夫」而言,就必需先確立「理論」的「合理性」,才能談「去蕪存菁」的「實證」,這也是「八正道」以「正見」為首的原因!

如果只論「經驗法則」,那「所謂的外道」也都同樣的有他們各別不同的「經驗法則」,而就「佛法而言」,值得我們深思的是;為何「原始佛法」的「經驗」會與「後期大乘」不同?如果相同;為何「大乘」會認為「原始佛法」是「不究竟」?又為何學習「南傳」或「原始佛法」的學者;會認為「大乘非佛說」?原因到底是我們對「佛法」認知的誤解?還是「大小乘」佛法真有不同處?若有不同,何者又是「真正的佛法」?這「大乘、小乘」無法「共證」的地方,或許;我們應先釐清他們「差別」的地方,才有機會捨糟粕而達「圓滿」吧?

身心脫落的「空無」或「有」現象,都只是「凡夫」由「對比」而「對立」所產生的概念而已,雖然如此;卻也都是佛法所說「無實空性」的呈現,而能達「身心空有」「一切無礙」的「絕待」,這就是來自佛法所說的「空性真理」的體悟,也因為「空性」,所以對於「身心境」等「一切因緣變化」能「清楚明白(不痴)、不迎(不貪)不拒不(瞋)而不為所動」,這是末學所了解「佛陀」所說「清淨心」的「狀態」!

或許「本自俱足」的定義是「不需修而本有」的,但問題是;「要見到」「不需修」的「本自俱足」之前,卻需要先有「把障礙拿掉」的「修行」,所以以邏輯來說;「本自俱足者」的「境界」是「不修即無」的;這對「不修就不會出現」的「結果」來說,似乎「因地修行」的重要性要比強調「本自俱足」來得更有意義!而對尚在「迷惑中」、「不想拿掉障礙」或「拿不掉障礙」者而言,說「本自俱足」,頂多只有「鼓勵修行的作用」而已!但這個「鼓勵作用」,在不能「自覺無我正念」者來說;卻常常反其道的變成「放大自我慢心煩惱」的催化劑!

在此我們先不作「本自俱足」「怎會出現」或「如何出」現「非本具足」的「障礙」;或是「本自俱足」的「自性」怎會被「非自性不變」的「業力」所「障礙」等論辯,學者如果把重點放在;如何拿掉「障礙」,或許更有益於「清淨心」的修行!

至於「隨因緣而生,隨因緣而散」的「現象」,正是「本自俱足」的「世間實相」,而能有此「世間實相」的表現;就是因為「出世間實相」的「無實性」,換言之;正是由「世間實相」的觀察,才能得出而安住於「究竟」的「出世間實相」!而能不能修到在觸對「世間實相」時,能因為「無實性」所以「無住」而「不動心」的心理狀態,不管他叫「自性」或是什麼,那不過都只是「名相」的安立而已,只是在還沒有「理解、體悟」「性相無礙」時,「名相」的定義卻會決定學者「理論」的「是否通徹」和「修行的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