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的因果】

修行分成兩大部份,一是「建立理論」,二是「理論」的「印證」與「實修」,而佛法的修行,就是在「理論」能「理通」後,依「理論」逐步「印證」的作為!

佛法常說的「不可思議」,是指「實修的境界」,這是一種「冷暖自知」、「離名言、心行」的「個人所得狀態」;這「不可思議」之說並不是指「理論的推理與建立」,相反的;「理論」是「可思可議」也「應思應議」的,但常見學者將兩者「混淆」而造成以「實修境界妨礙理論架構」的奇特現象!

這也在「論法」中常見到,也就是說;當在「理未通」時,會以經文記載「實修」時的「不落文字」、「不可思議境界」描述,來「詰難」應該「落於文字」的「理論架構」,這種把「實修境界」當成「理論」來看待的現象;很容易成為「遙不可及」的「空談」「玄論」,這或許多少是因為「論法者」「競勝心理」的影響,但這種離智的論法,正呈現出學者在「根本上」,還無法釐清「理論與實修境界」彼此之間「依存」的「關連性」和「修行」應有的「因果次第」!

「理論」,是可以以文字思惟、推理而得的,當「理論推理不夠完善時,「印證」、「實修」就會有相當的礙難,所以要求「理通」是修行的第一步,而且;即使已經「理通」了,在實際的「印證」時,尚且有「衝撞人性」所產生的障礙,更何況「理不通」時的重重困難,這也是學者「言說者多」的原因!

如果因緣具足,「理論」是易懂的;但「實證」就需「全心全力」了,雖然「法爾如此」、「實相本然」,但要排除「慣性」的「凡夫妄執」,而回歸「原本的實相況態」;卻需要「捨生命得法身」的決心與努力!

佛法是建立在「因緣」的理論架構之上的,是以「主因、次緣」來看一切,而嚴格來說;離開了「因緣觀」就不能說是「佛法」了,而「因緣的特色」就是「依他因緣」來決定「現緣的現況」,如果一切都是依他緣而決定的;那「自然是「找不到現緣」的「主體」或「不變的自性」,而依他因緣的,也自然不會是「單一條件因素」的,這在佛法稱為「三法印」或「一實相印」,也因為;「一切依他緣而變化的,必「無主體」、「無自性」,所以「實性」是不可得的,這是「佛法」唯一的「真理」、「實相」,而這「實無所得」而無礙「現況」「暫存」狀態的論述,就是「世間法與出間法」「依待」「圓融」的「中道」了義!

就「因緣觀」來說;後期大乘的「唯識、唯心、自性」的「結論」,是與「因緣觀」有異的,因為;如果「識、心、自性」也需要「因緣」,那只能說;「心、識、自性」,都只是「存在的各種因緣」之一,而不能說是「唯」或「有自性」!

換言之;如果「心識、自性」「不需因緣」或「不是因緣狀態」,那「心識、自性」從何得顯?

不需因緣的「心識、自性」又如何造出「需要因緣」的一切法?

如果不需因緣的「心識、自性」需要「因緣」才能得得顯,那「心識、自性」不也是需要因緣?

所以說「本具」只能說是「具備某些成份」和「可能性」而不是「本來」、「本有」的概念!如果是「具備成份」和「可能性」,那就不只是「清淨」的成份,也有可能是「污染」!

「原始佛法」是直說「五蘊無我」的,而「無我」即「無自性」,但「後期大乘」為何說「唯識、唯心、有自性」?甚至以「判教」等各種方式批評「原始佛法」「不究竟」,這「後期大乘」難道與「原始佛法」的理論完全「背道而馳」?不過;我們以「結果論」來說;「解脫道」的「五蘊無我」,確實是出現了許許多多依之而修而得「解脫」的「聖弟子」,而後期大乘的菩薩雖不以「解脫」為目的,但至少在「解脫」這件事,是否真有「把握」,這就有點說不清了!

當然;這些都有待印證或是「唯心、唯識、自性」學者的「推理論證」,但若排除「祖師」或「是誰說的一定對」的「感性心理」來說,似乎「因緣觀」是較為「理性」「合理」的說法!

以上所述,是指「大乘三心」一的「般若」,然而大乘還有「相應般若」的「大悲心」需要進修,這是大乘的「特色」和極其重要的「學科」,但卻也是許多大乘學者常忽略的部份,換言之;單單修學「般若」確是能解脫的,但若無法「悲智雙運」,這就難以完成圓滿的「無上菩提」了,更何況;如果離「因緣觀」的「世智」,是連「般若」也都不是了!

總結來說;「解脫道」學「般若」能「解脫」!「大乘」修「般若」和「悲心」能完成「一切切智心」而成佛!而「無般若」、「有悲心」卻只能是「世間慈善家」而已!這是我們要能釐清的「修學因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