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煩惱的淨化】

末學隨喜「盡力修學」,世間的所存在的一切,無非「累積因緣」,也是「操之在我」的,即使只有「「一經一偈」,都會是「成就」的質素。

不可否認,凡夫在世間有很多的執障,生活、經濟、人事、情執、兒女,甚至修行人的魔障等等,是任何人都會有而必需經歷的,這些都是世間的「常態」,也因為有「執障」,才需要「突破」他,末學也正在努力中。

要「突破執障」首重「觀念」,因為如果把「障礙」當作「障礙」,就會先在「內心」多生出一個「障礙」的「煩惱」,如果視「障礙」為「正常」的,那「障礙」就是成為「成長的踏腳石」,所以末學在與同修討論佛法時,我們都會以「這是正常的」的話來彼此提醒,但這不是「安慰自己」「逃避現實」的話, 因為佛法告訴我們,所有的一切是不離「因緣」的,比如「修行人」精進修行,才會出現「魔障」;比如「障礙」的大小,也跟過去的「造作業力」有關,而且只要尚未「破執」,他人的「堅持己見」也是「常態」等等,所以我們所遇的一切現象,無非「其來有自」,如果能有此認知,就不會「怨天尤人」,更不會停留在「懷念過去、展望未來」,而不「努力當下」!

從凡夫產生煩惱的「大概」的過程看,當「順、逆境界」現前時,內心會相應「我執」而產生「貪、瞋、痴」煩惱,但如果建立「這一切都是正常的」觀念,就會把由「境相」連結「我執」的過程截斷,而截斷「我執、我見」,才能跳脫「自我」而「相應正法」,對觀察「境相」本身所具備的各種「因緣」,和「自我」所擁有的現有「因緣條件」,才能作更「客觀」的「判斷」,也才能作出最適當的「應對」和「事後的處置」!

建立「這是正常的」的觀念,甚至能在「已生起煩惱」時,成為消減「煩惱」的力量!當人由「根、境、識」「接觸」而產生「煩惱」時,會因為「引發」「相同性、習慣性」心念等因素,讓「煩惱」不斷升溫,而這個被「增加力量」的「煩惱心念」,也將被下一次新的煩惱所「引發」,而成為不斷「增加煩惱力量」的「惡性循環」!這就是六道不斷輪迴的原因!

如果「心念」能由「察覺」而「轉化」,也就不會再讓「已生的煩惱」加入「煩惱的心念」而「火上加油」!而這個所謂加入的「煩惱的心念」,也包括「覺知煩惱」後而有的「心生懊悔」等「負面因素」,也就是說,讓這個「已生的煩惱」「原本的力量」有多大就多大!反正他也是「無常」的,緣生起的必然會緣滅!

對治煩惱的法門有「替代」和「淨化」兩類,我們應先了解「煩惱」的特性,才能作最適當的運用;當「煩惱心念」產生時,加入任何力量都會改變他的力量,或許我們會認為生起「善」的力量會消減煩惱的力量,但在「煩惱心念」產生時,先不說「生善念」的困難,即使能覺知煩惱而「逆向」生「善念」,往往所發的心,也是要以「善念」來替代壓制「煩惱」的,所以這個「善念」的背後,就是【厭惡煩惱】的「煩惱心念」!

而這個【厭惡煩惱】的「煩惱心念」,也相應「煩惱性」的,如此以「表相的善念」來壓制「煩惱」,等於以「煩惱」壓制「煩惱」,即使是「善念」大過「煩惱」,但同時也無意中增加了「煩惱力量」,等到「煩惱」壓不住時,所爆發的力量將一發不可收拾!而修行的「淨化」法門,是「如實面對」「煩惱」,只觀照而不加諸任何力量,讓煩惱自己消融而回歸「無常」!

這不是說「善念」是錯的,「諸惡莫作、眾善善奉行」的累積「善念」去除「惡念」當然是必要的,上述所論的是在說明「自淨其意」;是由已生「善惡念」的「現況」如實觀「善惡」的「特性」,不是世俗的「善」、「惡」的「互相抵消」,是由「善惡念」的「現象」,『觀照』「善惡」的「無常變化、依其他因緣而生滅、沒有實在不變本體」特性!目的在「動亂的現象」中「安住」「現象的特性」,而不被「動亂的現象」「迷惑」!不迷惑,才能漸次的達到不生煩惱!

我們是不斷在投入因緣的,即使是修行的「了生脫死」,也是在投入「了生脫死」的因緣,而「觀照煩惱」,這是由「煩惱」的現象投入「無常」正觀的力量,這個力量是不相應「煩惱」的,而沒有「煩惱」就不會有「無常的觀照」,當生起「煩惱」時,也正是發揮「覺知、起觀」的功用時,所以說「煩惱即菩提」!

由『「覺知現況」、「接受現況」』,才能『轉化現況』。建立「這是正常的」觀念的目的,就是要學習『接受現況』,一旦「接受現實的現況」,才能用所學的「法門」來「轉化」,而末學認為「淨化」法門才是徹底的!但因為無始的生死業力,「淨化法門」的初修是困難的,不過這是「正常的」,但只要數數累積,也必有所成,這也是不離「正常」的,感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奕壯 的頭像
    劉奕壯

    劉奕壯的部落格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