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自性與緣起】(二)

【信願行】

信願行寫道: 「十方三世一切佛,共同一法性,法性者佛性也,亦稱真如、本體、自性、⋯⋯實相等等。世尊於華嚴經云,大地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由此可知: (1)一切眾生本自具足自性清淨心,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平等,平等。

回應

先論【法性】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

【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佛所說之「法性,法住,法界」,是指「本然性,安定性,普遍性」之「正法」。大而器界,小而微塵,內而身心,一切之一切,無不契合於正法,不出於正法,所以說:「無有一法出法性外」;「一切法皆如也」,即「三法印」之謂!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一切有情、無情皆具「法性」,試問「無情」能成佛否?

【雜阿含經卷第十九】「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

【依中觀義】一切法是從本以來「無自性」,本性空寂。法法常無性法法畢竟空,此無性即空,空即不生滅之法性!

「緣起法」否定【本體論、自性見】,若有「自性本體」,依前文,眾生、佛」皆不能變!

【實相】,是如實空性、無性。「性相、空有無礙」之如實相,若不解「無所得」,是無法超越戲論而「唯證」相應之「實相」。

試問;「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於現象有無差別,若無差別,何分「心、佛、眾生」,若「性」無差別,為何現為眾生?

又既「本具如來智慧德相」,會生「妄想執著」之原因為何?

………………………………………………………………………………………………………………

(2)自性本不可思不可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若不立此假名如何教化眾生悟入真心,吾人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非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覓之了不可得但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離一切名字相,言說相,心緣相。又一切諸相不能離此心性,別有自性可得。

回應

既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又說不可離「心性」而為自性,論述者想必未見,請試論,「未見之物」之「本來面目」、「次第」為何,否則如何依假修真?既「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非黑非白,又無次第可達,再多言也只是立足於口說而已!

緣起寂空無此玄論,「此滅故彼滅」,親切可行,末學認為以「如實修法」為要!

………………………………………………………………………………………………………………

(3)自性本體空寂,一法不立,無有一物,衪清淨一如無有妄想執著,但凡夫因一念不覺知見立知而有無明,從此刻起對一切法妄想分別執而成妄心,故自性沒有分別執著,而分別執著者乃妄心也。

回應

既是「空寂」,「一念不覺」又如何生,有無因?自己生?他緣生?偶然生?若依他生是緣起,緣起必無自性,能「自生」者,則必可「自滅」,吾等又何必辛苦修學?

………………………………………………………………………………………………………………

 (4)佛說法49年所說一切法,其所有名相,因必須隨順眾生之妄想執著,固強立假名,令眾生藉此假名破除妄想執著而悟入本體,但當眾生明心見性後,亦不可執著真有各種名相而捨之。

回應

本體是否「實體」還是「如幻空寂」?一切法畢竟空,但無礙緣起,無緣起,能見一切法畢竟空?若修至如此境界,說「如來之清淨法身」亦是謗佛!末學再強調,「凡夫因地」達證境之次第為何?否則空談何用?

………………………………………………………………………………………………………………

(5)佛之所以說因緣生緣,乃因眾生無始來對一切法看錯了,認假為真,認妄為實,迷惑於虛幻不實,暫時幻現之一切相中,故假立緣起性空之名相,開解眾生令得知一切法只是緣聚生,緣散滅,其所現之相只是幻相而已非實體,破其對一切法之妄想執著,當妄想執著全破即回入假名真如的真如後,如來之清淨法身中安有所謂之緣起性空之種種名相。

(6)故世尊在金剛經中開示:「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又云:「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密。則非般若波羅密。」」

回應

且金剛經亦說「於法不說斷滅相」,亦說「是名般若波羅密」!此截斷式論法,則「中道真義」,斷然無存矣!

………………………………………………………………………………………………………………..

【信○○】

「梁春蓮善友她所舉出六祖所說之何其自性共5種,是六祖明心見性後,對於自性的真面目一種描素,讓我等生死凡夫現在所用之妄心做一比較,令學人依此實相,漸次證入或頓悟。 在佛法中對真或假的認定如下:凡是會變,有生滅現象的都是假是虛妄。凡是恆古不變、不生不滅的即是真是實。 佛若起妄想執著之心則成凡夫,凡夫若除妄想執著即成佛。」

回應

恆古不變者,恆古未見,若有恆古不變,唯「無常、無我、無生」爾!佛若尚生起妄想,成佛何用?凡夫若「本自具足何」需成佛?

……………………………………………………………………………………………………….

【信○○】

「真如本性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之意:譬如太陽喻為自性,陽光喻智慧,烏雲、白雲,喻作妄想執著。 太陽被烏雲白雲所覆蓋住,所以在雲層下一片烏黑(無明),並非因為現在烏黑就沒有太陽和陽光,然而太陽和陽光本自具足在虛空中,現在用84000種方法欲打散除去烏雲白雲,這些方法並沒有名字,只是安立假名以利溝通,當烏雲白雲散去之後,太陽和陽光自然顕現。當太陽普照大地後,這些方法還需要用嗎?所立之假名亦隨之冰銷。」

【信○○】

 「故由上之譬喻得知,真如不是之前沒有,今以修道後才有,而是把障礙真如之妄想執著破除,則本自具足之自性自然顯現,所以祖師大德云:但求息妄,莫更覓真。」

回應

太陽是「自生、他生」?雲是「自生、他生」?「本自具足」是「自有」、「他有」?

太陽之被覆蓋為何因,太陽之雲散後,會不會再被覆散?若不會,之前為何會?之前會,以後不會是何因?

現在雲散否?已散則心行處滅,尚未散,如何捨能散去之因?能散因為何?「真如本性」是否亦是假名而隨之冰銷?若不能冰銷,則有一法「尚未捨」,若能冰銷「自性」亦無實!「冰銷或不能冰銷」,「雲蓋、能除雲」,何者能離「緣起」此滅故彼滅?「自性」豈非「無自性」?

還是老問題,既然「真如」以前就有,為何會產生妄想執著?待修道顯現後是否會再妄想執著?會,成佛何用?需經修道真如才顯,「佛性」應解為「可能性」而不修即無!則「不修即無」可稱「本來具足」矣!

息妄即真,然原來是「真」,現在如何成「妄」?「真能成妄」,「息妄見真」,何者是實,實則「妄不能息」而「不能見真」,「息妄見真」何者能離「此妄息故彼見真」之「緣起」法則?

於佛法說最「妄」者,即是「我執」,「我執」即是執「自性實有」,不管安立何種名言,「執實有」,即不見「空寂」!執「我」即成「我執」,執「法」即為「法執」,皆不離「自性執」!

謝謝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