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自性與緣起】 (三)

【信○○】

奕壯師兄: 末學初接觸佛陀正法,只在名字位而已,佛法浩瀚如海,吾只識得大海一滴之千百萬億分之一而已,我依佛所說義,也只知此一二,別無他術,您如此善問,實屬佛門龍象,信願行發願,今生若得彌陀哀憐攝受,得生西方淨土,屆時回入娑婆廣度有情,便以您為講經說法之首位對象。南無阿彌陀佛 合十。」

回應

末學隨喜大德「如海大願」,末學雖粗鄙,亦不敢依止「處處圓融實則而處處矛盾之妄佞口惠玄術」,實願依佛陀:「自依止、法依止、莫異止」之聖訓而「依法自度」,也願習「如實直心」之學,故不敢費勞大德心思!

末學並祝願大德,早日覓得「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十方」,卻在「西方」之極樂聖境,於面見彌陀金容時,能請法解惑末學之提問,或可再論「度化」之事,方能無「以願成冤」之憾,末學拭目如以待!感恩!

……………………………………………………………………………………………………………..

【陳○○】

「說本"無自性".又說"本性空寂".自性"本就是說空"~"本自具足"~說的也只是"自性空".難道還有其他解讀嗎?...... 現在說再多也只是口證.難道要說的是~修一切法~實有法可得嗎?.. 」

回應

誠然如此,師兄不見貼文,處處不見「空無自性」,卻為「實有」之「本自具足」解讀?實法既不可得,本自具足者,亦不可得!然無「理論及次第」,此「不可得」,確如虛無口證而無法可得矣!感恩!

……………………………………………………………………………………………………………..

【信○○】

 奕壯師兄既心中有如此多善問,若就此罷休恐落吝法之嫌,今就以我所解之義,試著逐條回答之:

(1)一切有情無情眾生皆具法性,試問無情眾生,能否成佛?

答: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既然皆具法性,法性即是佛性,當然無情眾生亦可成佛。

或許您又會提問既是無情,未有修行如何成佛?其成佛之因者,乃依報隨正報轉,有情眾生成佛則依報隨之成佛,亦可以用「心淨則土淨」而佐証之。

回應

大德可曾看見石頭、樹木、樓房成佛?請提出一位「無情」成佛之「佛號」!「依報隨之成佛」,若依大德此解,請大德常念「南無極樂世界佛」,待往生之時,「極樂世界」接引即可,不需「彌陀聖駕」現身可也!若真如是,末學無言!

……………………………………………………………………………………………………………..

【信○○】

 問: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於現象有無差別?若無差別,為何現為眾生?

答:(1)「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就性上而論則不異,若於相上而論則不一。

回應

性「實不實」?性若是「實有」,相何能異?性非實,何言「自性實有」?

……………………………………………………………………………………………………………..

(2)佛已證得圓滿之清淨自性心,覺而不迷,其所用乃不生不滅之真心,也就是說無有絲毫妄想執著。世尊在楞嚴經云:眾生之所以是眾生乃因「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此知見立知亦因一念不覺對一切相起妄想執著不知回頭而延續不斷至今,產生八十八品見惑,八十一品思惑而輪回於三界六道中,故成眾生。

【信○○】

 問: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會生妄想執著之原因為何?

答:此問世尊已說明曰:一念不覺而有無明,此無明就是對一切緣生幻法,妄生攀緣執著心想而成。

回應

大德所答,皆「一念不覺」之後果,未答末學;既然已「本具如來智慧德相」,為何會有「知見立知」為「無明本」,而「一念不覺」之果?

……………………………………………………………………………………………………………

【信○○】

問:金剛經亦說「於法不說斷滅相」,亦說「是名般若波羅密」⋯⋯⋯

答:於法不說斷滅相者,乃不著空,不滅有而明空也。吾人修學在凡夫地時必須依靠佛法而斷惑乃不著空也,當斷惑證真後亦不執著佛法不捨而住於心,心中清清浄淨,不著有也,如此空有都不住,即為中道。

另外你所說「是名般若波羅密」,金剛經中並無此句開示,您應該看錯了。

回應

  既不著空,能著實否?「不能著空、能著實」,如何中道?

  「不能著實」?「自性」如何「實有」?

  「法尚且應捨」,「自性」「能不能捨」?「能捨」,何稱「自性實有」?「法尚且應捨」,為何「自性」「不能捨」?

  「不滅」是實是非實?「不滅」如何明空?「實」如何能滅?「不實」,何為「不滅」?

既不著空,惑空不空?不空如何能斷?惑若能空!何有「實有自性」可得?既已「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又何需斷惑?「空」、「有」何者「本自具足」?若皆是,為何分「空、有」?何者為實?若有不實,「本自具足」即非「本自具足」!

「金剛經」或許無「是名般若波羅密」本句,但「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前面之【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是為何意?『世尊!如來無所說』,至「是名……」,全意又是為何?

「金剛經」有何處「自性、本自具足」?末學不解,「般若經」處處「無自性」「自性空」,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大德卻能引說成「自性實有」,截斷篡改原意,只取用合於己論之經句,此非末學所能!

……………………………………………………………………………………………………………

【信○○】

 問:恆古不變者,恆古未見,若有恆古不變唯「無常,無我、無生」爾!佛若尚生起妄想,成佛何用?凡夫若「本自具足」何需成佛?

答:(1)恆古不變者末學只知唯一真如而已,您所寫之三種吾未曾耳聞。

(2)佛於因地修行成佛,已證得無上圓滿般若智慧,已不會再妄生,妄想執著。

(3)凡夫者即是現在之你我,雖然具足佛性,但迷惑顛倒,流轉六道,無有出期,故必須儘快破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速速成佛,了脫生死,回入十方世界,滅度一切眾生之類,令入無餘涅槃。故凡夫若不成佛則自身難保矣。

回應

1、非佛弟子尚知「無常」,若佛弟子連「無常、無我、無生」也未聞者,如何能論「真如」?如此亦不足與論哉!

2、未答末學所提『凡夫若「本自具足何」需成佛』?『「本自具足」,如何而為眾生』等問?

3、「具足佛性」是否「本自具足」,或是「不修即無」,前文所問,若是「不修即無」,如何稱「本自具足」?大德是否先明「本自具足」之定義再論?

……………………………………………………………………………………………………………

【信○○】

 問:(1)本體是否「實體」還是「如幻空寂」。(2)「凡夫因地」達證境之次第為何?

答:(1)本體者乃宇宙萬有之本體,別名實相。佛在金剛經中為吾等開示云:「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此乃為吾等釋明實相以及何以名為實相之義,經文中其既名為實相又說非相,正明示其所說所指乃自性(本體)也。如來者乃性德之稱,今以「如來說」即是約性而說,其名者乃假名也,既然「是實相者,則是非相」為何又名為實相?其所以然者,因自性本體雖非相但不同於一切相之虛妄,故立其名曰實相也。

回應

金剛經何處來的「宇宙萬有之本體」、「本體」「自性」等論?若無而大德自生,而與原意相違,論之無益矣!又「實相非相」經文如何引解為「自性(本體)」?「自性本體」能否「非相」,若不能,何能稱「自性(本體)」,若「自性本體」有實,如何能「非相」?

……………………………………………………………………………………………………………

(2)至於凡夫證果之次第者有二:

(一)聖道門之自力修學:此方法乃以次第修行方式豎出而至究竟佛果,首先盡斷見思惑(我執)證得四果羅漢。再斷塵沙惑(法執)證得圓教初住菩薩。從圓初住菩薩至圓十地菩薩再斷共40品無明惑,最後等覺菩薩以金剛智斷最後一品生相無明而達究竟圓滿之妙覺果位。此間所耗之時間,佛在華嚴經中告訴我們,凡夫自力欲成佛需無量劫。

(二)淨土持名念佛法門:此門餘特別法,佛在佛說阿彌陀經中告訴我們,於凡夫地只要善根福德因緣具足,又能聞得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並立即成阿惟越致菩薩圓証三不退,阿彌陀佛並保證往生之人必定成佛。其修學但只具足深信、切願、放下萬緣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求願往生西方極即成。

回應

(一)「證得四果羅漢」已證無學位而涅槃,再去修證得圓教初住菩薩?請問;何位初住菩薩前身是「阿羅漢」?

(二)、已「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尚需求生「彌陀淨土」?「彌陀淨土」與「華嚴世界」,何者是「宇宙萬有之本體」?是一是異?是一如何能相異?,是異,何者寪實?不實,何有自性?皆實,何能分異?能分異,實有何存?

「本自具足」之六祖似乎反對「念佛求生西方」!如『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此矛盾,大德如何可解?

末學提出「原始佛教」依「緣起」、「四念處」得見「真如」,並提問大德見「真如」法之「次第」,並非「由小學進升中學、大學」,修學大乘之「原則過程」!

謝謝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