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薰習」等唯識名相解釋】

【王○○】:

「劉奕壯師兄: 過幾天我再來個總提問吧.不過我想先問一個..你說: < 【分別變】:經由「心」的作意、刻意、分別,自己創造出來的,比如「六」幻想的「獨頭意識」, 就是「分別變」!「七」兼帶「八」的本質,創造出「我執、我相」也是!換言之,他們只有影像而已,沒有「實際、實用的種子」!>......可是經由影像薰習再薰習.不是又變為實種子(實在種子)嗎.所謂薰習是指像煙一樣.一直在薰嗎.就算沒有前五識.只有幻想的獨頭意識.那他幻想的東西.藉由薰習不也變成實種子嗎.這應該算名言種子吧...

.名言種子為因.業種子為助緣...這段話我想半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不知道是哪裡卡住了.師兄可以再深論嗎.可不可以帶比如或例如呢.最好多用幾個比如.這樣我會清晰一些...謝謝...(師兄: 可以等我總提問之後 再回答.可能三四天後吧) 」

回應

末學趁有時間,所以先回答這些問題!學習時有時候太壓迫、太急,對學習來說,反而會有走不出來的感覺!這幾天建議師兄不妨先沉靜心境、思緒,應有另一層見解的!感恩!

【薰習】:

是說我們所造作的「身、口、意」的善惡行為(業)時,會把力量殘留在「八」,這個力量叫「氣分」,就像薰香時,香氣會附著在衣服上一樣!也可以說,我身、口、意三者所表現的善惡行為,其「氣分」留於第八識中,就叫做薰習。而第八識把我們的「身、口、意」行為經驗的痕跡保留下來,就是種子,留在「八」的叫「種子」、「氣分」或「習氣」!

當種子現行時,他也會再薰習成「種子」,也就是說;「薰習」成「種子」,「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習」成種子, 是不斷的因果相續的!

【「因緣變」和「分別變」】

是指「八」「變現的兩種方式」,只要是「名言種子」,和「業種子」所變現的就稱作「因緣變」!「因緣變」的「因」,就是「名言種子」,「緣」就是「業種子」!

「心識」「自己」想像妄執變現的,就稱作「分別變」! 「分別變」也會薰習成種子,也會變為「實在種子」,這些「薰習」而有「作用的實種」,會以「因緣變」的方式,【變現「未來世」,的正報、依報、共不共相、共不共業、根身器世間、五塵境】!

【獨頭意識】

是「意識」四種功能之一,換言之,他也是「意識」之一,他的作用特色是:不需與前五識相應就可以獨自胡思亂想,而且「獨頭意識」也是與「七、八」同時生起的,他的幻想,是「善、惡、無記」的,也會「薰習」為同種類種子!

【名言種子與業種子】

他們指的是「種子」的不同功能,「名言種子」;是「引生善、惡二種子同種類果報的功能」。「業種子」是「幫助「名言種子」發生現行的功能」。因為儲存在「八」的「名言種子」,雖有自己生起現行的功能,但「八」是無記的識體,所以「名言種子」也會變成「無記」,而失去引生果報的力量,而「業種子」有招感三界報果的力量,所以需要業種子來幫助名言種子生起現行!

「心」是不斷以「說話」的方式來分析事物!而認識作用也是以「文字、名詞」來運作的,對外在事物,也是以名相來分類!所以我們「身、口、意」的造作、行為,都是離不開「名相、文字、語言」的!

「身、口、意」造作的善、惡業,所薰習的種子,就是「名言種子」!而這些種子有「引生善、惡同種類」果報的功能!這就是「名言種子」,這些種子,會決定「未來世」的依報、正報和共不共相、共不共業,但沒有「業種子」的幫助,「名言種子」是無法現行的!簡言之,「業種子」是帶往投胎的動力,至於投胎的果報好不好,是「名言種子」決定的!

比如「成衣製造」,不管田地所種「棉、麻」原料的品質是好是壞(造業),都會收到「倉庫」(八識)歸類、存放(薰習成為名言種子),這個原料各別的儲存區,會置放「同種類」的原料,但放在「八」這個大倉庫時,原料是不會發生作用的(無記),要等到推高機(業種子)送出倉庫時(投胎),這些原料才會以他們的各自不同性質(引生同種類),製造出不同的成衣(三界果報)!

「唯識」是「分析」「同種類」的不同「功能、作用」,所以如果把不同「功能、作用」當作各別的單位來理解,就會有「卡」的感覺!比如末學之前提的「八識」,「識」是「同一個」的不同功能、作用分析,「八」是藏,「七」是執,「六」是認識和了別,「前五」是接收「五根」的資訊,讓「六」了別,其實他們都是一體的不同分工,當然他們既然是一體的,就會互相影響,唯識的難,就是分析時陷入解釋各別功能的名相中,建議師兄,若有卡的感覺時,先跳出名相,以功能性的觀點來理解他,但這也是要經過練習的!

謝謝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奕壯 的頭像
    劉奕壯

    劉奕壯的部落格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