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變」等解釋唯識名相】
【王○○】
劉奕壯師兄: <由「八」的「實在的種子」,和種子「因、緣」的變現力量「實在作用」,不必借意識的判斷推理作用,即能變現稱「因緣變」!(實種之所生)..>...我常常被因緣變與分別變搞的頭暈腦脹.既然因緣變是性境是現量.我們凡夫也不可能看到阿.除非在定中或是初地菩薩才能見到.那講因緣變有何意義呢.我們不是都处在分別變當中嗎.況且寬謙法師演講集連提都沒提到.也因為如此.我才被這些名相搞暈...<實在的種子>: 我只能想像是過去所種的因.然後因為 因緣所變現的力量.所以才產生<實在作用>...問題我們是凡夫.只能臆測他的實在作用吧...說實話這個因緣變.我想好久好久.還是不能理解.畢竟它是<性境>...感覺上很容易理解.但是透過文字就被障住了.如果寬謙法師有提到.那該有多好阿...
<1、『各別之法,引生自類、自身的善惡業因緣種子 (名言種子)』為「因」!
<2、「由過去所造會結果的業因(先業異熟)」為「緣」!...第八識(根身器界種子).前五識及五俱意識等所緣之境(五塵)因緣變的相分.是三境的性境>.........以上我完全無法理解...各別之法是指什麼.引生自類又是什麼.自身的善惡業因緣種子(名言種子)為因...有時候提到性境.我也看到不帶<名言>.那又是什麼意思呢..既然是性境跟名言有什麼關係...寬謙法師說: 五俱意識是第六意識的其中一種(獨頭意識.五俱意識).應該說都有透過第六意識吧. 其實我聽寬謙法師講法的時候 很清楚阿.怎麼透過文字.我都亂了呢.既然五俱意識有透過第六意識的分別比量.怎麼會是性境呢......由八的實在種子.那先業異熟和名言種子算是實在種子嗎.如果單純的說.過去所造的業都成為種子.那算不算實種子呢...名言種子為因.過去所造的業因為緣..這是什麼意思......唉.我到底是暈在哪裡呢.是不懂名相嗎.還是他們的聯結關係呢.這還只是提到因緣變而已.等一下分別變更複雜了.既然那麼複雜.法師為何不提呢.真是不解...師兄: 好傷腦筋阿......下一次再提分別變吧**.......PS: 師兄你如果有空可以整理51個心所嗎.我想當成下一次的PO文...請師兄每個單詞 每個心所 解釋一下.尤其像<慚><愧><尋><伺>....解釋清楚一些.因為這部份 法師都簡單帶過而已.好像沒有詳細解釋.其實我快聽完三遍了.有時一集聽不清楚.我還會重複聽...尤其是法師講到很不確定的地方.我耳朵都會豎起來.但因為沒說清楚.所以我也不懂.最主要是 我不敢隨便亂解.如果以寬謙法師講的唯識學入門.坦白說 我應該有懂7.8成了吧.但就是透過文字........我還是被障住了....(透過說話 好像比較容易清楚.而透過文字 它延伸就會比較多)...最後.感恩師兄.謝謝師兄**
【回應】:
【因緣變】:就是,以「八」內所儲存「善惡業」的「名言種子」為【因】,由「業種子」為助【緣】,這些種子是有「實在作用、實體的種子」,他不需要其他力量,就會自然變現出一切法,比如「根身、器世界」,也就是說「八」的種子所變現的「相分」就是「因緣變」! 換言之,只要是「實際種子」變現的就是「因緣變」!
【分別變】:經由「心」的作意、刻意、分別,自己創造出來的,比如「六」幻想的「獨頭意識」, 就是「分別變」!「七」兼帶「八」的本質,創造出「我執、我相」也是!換言之,他們只有影像而已,沒有「實際、實用的種子」!
「因緣變」是從自己的「實在種子」的變現!「分別變」是依「心識」的想像妄執「自己」分別後、創造變現的!
【三境】:是「性境」、「帶質境」、「獨影境」!
【性境】:「性境」是由「八」實在的「色法種子」所生的,「有實在、實體的作用」,「是在現前顯現的」、「不是構想出來的」,「不是錯亂下看到的」,「性境」就是指「色法」、「物質」!
「性境」就是【根身、器界、種子】,和【色、聲、香、味、觸的「五境」】!這兩種「性境」,凡夫大約都可以看到、了解的!
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和『成唯識論了義燈』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中,除了上述兩種「性境」以外,再加上
一、【定心所的所緣相分】!
二、【無分別智所緣的真如】!
三、【當「六」與前「五」識同時生起的「五俱意識」,緣五境時的最初一那剎】!
合稱「性境五類」!這三種「性境」,是「定中」或是「初地菩薩」才能見到!
寬謙法師講的唯識,是「原則性和入門」的講解,所以不只「因緣變」、「分別變」沒有講,還有很多深論和延伸的理論和名相,也是不講的!因為一講,就會延伸更多理論和名相,也就失去了「入門」的原則!
【各別之法】:是指「善、惡、無記」法,是指他們各別自己的特性!
【引生自類】:這是指『名言種子』!是在引述他能「引起產生」「善、惡、無記」「同種類種子」的特性!也就是「善因能引生善果」,「惡因能引生惡果」,「無記因能引生無記果」!
【由過去所造會結果的業因(先業異熟)為「緣」】:是指以「過去、先前」所造善惡的『業種子』為助緣」!「業種子」 又稱「異熟習熟」!
「名言種子」、「業種子」「先業異熟」、「過去所造的業」都是實在種子!
【過去所造的業因】」:是指【業種子】,他有幫助「名言種子」現行的助緣功能!
【不帶名言】:「名言」(名字、名目與言句、言說) ,是依心識的想像妄執而假 立的,而「性境」是「因緣變」!他是現前的「實在境相(色境)」,是實在的色法種子所生,他也是「三量」的「現量」,所以「性境」不會因「六」的「妄執、分別」或「籌度」(謀劃,計畫)心,而改變「性境」的本質!
「前五識」的「境相」是「性境」,「性境」本身是「現量」!「五俱意識」緣五境時,也只在「最初一那剎」是「性境」,再來就不是性境」!而「五俱意識」,是「第六意識」四種意識之一,是「六」中,幫助「五識」生起現行、明了、取五境的功能,不是另有一個「五俱意識」!
【五十一個心所】:待末學整理好後,再與師兄討論!
謝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