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法則的向生與向滅】

「佛法」確實是從「表相」起修的,只是「解脫道」重「自度」而以「五蘊」為「表相」,而大乘依「度他的需求」而「擴大表相」的觀察,他們起觀而得「法住智」的「表相」、「對象」或許不同,但「觀察因緣」的「方法」和所證「無實結論」的「涅槃智」並無不同,所以;「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的教示,這也成了「一乘佛法」「正常道」修學的「次第」!

「修行」是「聞思漸修」後的「頓悟」,而「頓悟」後還要「起修實證」,不會是「無因無緣」的,要說差別;有的只是「正直觀」還是「方便」的「迂迴」,但絕不是不需「依次第」的「漸修」!更不要誤會「頓悟」就是「證悟」,因為「悟」後能不能作到「相應正念」才是「修行的一大事」!

若以「大小乘佛法」「共同學科」的「般若」來說;「悟」的「依據、內容」;就是「解脫道」的「無常、無我」;「般若」的「性空」;「法相」的「唯識」和「如來藏」的「唯心」!

問題是;何者比較接近「佛法真理」?會產生錯亂和矛盾的是因為;沒有依由「根本佛法的解脫道」而「大乘的菩提道」,這「一乘佛法」的「次第」來「理解」和「修學」!

而以實修而言;如果「感性」的「預設」「自我宗派」的「理論」是「牢不可破」的「觀察標準」,這只會離「實相」愈來愈遠!而「理性者」;先由「理論」的「假設」,和「因緣本然狀態」來互相「觀察比對」,這種「去蕪存菁」的「印證」,自然會更相近「實相」!

「表相」;就是「緣起」「有為世間」的「一切萬法」,他的「特色」是「依緣相續」、「遷流變化」和「因緣聚散」的現象,能有如此的「狀態表現」;是因為「無實性」,佛稱為「性空」!

而修行的次第,是要由「因緣現象」的「狀態表現」見證「無實」的「性空」!最終目的雖是「證」或「安住」「性空」,但凡夫身在世間,若不由世間「緣起」起觀,是無以見「性空」的,而「觀緣起即觀性空」所以「重點修學」在觀察「因緣現象」的「狀態表現」!

「世間法」是緣起的「生、滅」、「有、無」等等「對立」的,他們都是「無實性」的「因緣表現」,如果因為為了追求「出世間」,所以把重點都放在「性空」而否定「能緣起」的一邊,就會偏向「斷滅」、「空無」的思想,而落入把「性空」當作是「空無」的「誤解」,當產生了「空無」的概念時,自然就會產生「對立」的「不空」!

「無實」不是「有沒有」的「對立概念」!是說「變化、不固定、非單一」的「依待因緣決定」「狀態」!

世間又那來的「不變」?就算說「自性本自清淨」,也是依於「現在的不清淨」的因緣而說,這也是不離「依待因緣的變化」,而只要是「會因緣變化」的,就是「性空」;若說要有「不變、清淨」的;確是指「一切皆依待因緣而變化」的這個理則永遠「不變、清淨」!

「清淨、污染」也是如此;以凡夫概念來認識「清淨、污染」,就是把他當成「乾淨、污穢」來理解,但佛法的「污染」;說的是「住著」於「因緣」的「變化狀態」,而「清淨」則是「無住、無礙」於「因緣」的「變化狀態」!這都是因為「無實性」,所以「心」能「無住淨、染」、「無礙淨、染」,這才是佛所說的「清淨」狀態!

佛法中「因緣」的「教示」,確是否定「自性實有、不變」說法的,因為;既然一切「依因緣決定」,不依因緣的「自性本來、唯一、實有」,是不可能成立的!而依因緣觀來說;「時空」中「存在、出現」的一切;都是「緣起」的「法相」,也會是不斷「相續」、「遷流」的「行進中」,這是不可能有「起始」的!

而「緣起」的重點,是;以凡夫存在「相續」、「遷流」的「世間」,來說明「此故彼」的「依待法則」!也由「法則」得出「無實性」的結論!既然都「無實」了我們還「執著」什麼呢?雖然如此,「觸境」時要能修到【「覺知」而提起「觀察」「表相」的「因緣」,這才能作到因為「因緣依待無實性」,所以「放下」「表相」的「住著」!

因為「無實法性」,所以「萬法、法相」能表現出「依緣相續」、「遷流變化」,佛法稱為「無自性」;若真要說「自性」;我們可以說;【無實而依緣的狀態,是為自性】;這是「常」而「不變」的「法性真理」,但千萬不要以「法相」的概念而誤解為「存在有一個不變的自性」,如果誤解了;就會產生「法相」「有的會變、有的不變」的矛盾!

或許「意識概念、分析」是「由理論導向實相」的「前方便」,但只以「世間法相」「有無、對立」的「意識概念」,要來「找」、「理解」而想要「安住」「法性」的「依緣狀態」,是不可能的,因為只要是「意識概念」的成份愈重,就愈會出現「以自我為主的自我執」,這等於是以「我執」來得「無我」,而所觀結果的「無我」也不離「自我」的擴展,這不但「無法見性」,也會愈修愈「自大」!

就像「觀察因緣」的方法;「觀察、了別」是「心」的「基本功能」,學者是利用觀察「表相因緣」的「功能和方法」來「脫離」而「無住表相」,而只要脫離表相,就不會因為「住著表相而產生煩惱」;而大乘也能因為「觀察因緣」而得到相對「正確」的「應對」!

但如果把為了「觀察表相因緣」而「培養」的「心力」,放在以「表相」為主的「連結」上,就會產生「表相延伸表相」、「境界聯想境界」的陷入「鑽牛角尖」的現象,這反而會更增加煩惱!

我們只要回歸「法相自身」「本然狀態」的觀察,這「本然狀態」,就會呈現出「法相」的「實相狀態」!也可印證「實相」是不是「依緣生滅而無實」!而「見性」;是要在「相續」、「遷流」的【「諸法」「萬法」、「法相」】中得見「常恒不變」、「依緣狀態」的「法性」!

如果「誤會」要在「相續、遷流」的萬法中找到一個「不會相續、遷流」的【法相】,那是不可能的!我們要找的是;在「相續」、「遷流」的【法相】中,「依緣狀態」的「法性」,也在「依緣狀態」中安住【依待無實】的「狀態」,而這「狀態」也是跟隨「法相」不斷「相續、遷流」的「行進中」表現出來,所以「法性」不是「世間對立概念」的「動或不動」,是「動靜無礙」、「無礙動靜」!也因為「法性無礙」,而心亦「無礙」!

若不解「法相、法性」的關係,而說「能依因緣」即是「自性實有」,那是對「自性」定義的「別解」,也容易造成學者「擇法」的「誤解」,更是「頭上安頭」的「多此一舉」!因為「因緣的現象狀態」不能說「有、無」也「不離有無」,一切都只是「因緣現象」而已,而「實有自性」在凡夫來說;就會偏向「有無」的「有」!

有些「大乘」誤解「緣起」說的只是「世間法」,卻不知說「緣起」的重點,是「以凡夫存在的世間」來說明「此故彼」的「依待法則」!而「能出世間」也不離「緣起」「此滅、無故彼滅、無」的「依待法則」!

「凡夫」的「生死流轉」;是依「緣起」「依待法則」的「此生、有故彼生、有」!

「解脫道」的「寂滅」;是依「此滅、無故彼滅、無」的「依待法則」!

「大乘」的「圓滿」;「自我」是「此滅、無故彼滅、無」「法則」的「無我」,而能「累積功德萬行」;則是「此生、有故彼生、有」的「法則」!

這能「生死、寂滅、圓寂」的「緣起法則」,在在說明了「世、出世間」一切「依待」的「因緣現象」,都能顯、證「無實性」也不出「無實性」!

而「生死、寂滅」,「世間、出世間」、「有為、無為」、「法性、法相」等等一切;都是因為「對方存在」而「安立」,也不離「此生、有故彼生、有」的「依待法則」,待進入「寂滅而無礙狀態」,一切的一切都會「捨離」,這也是「此滅、無故彼滅、無」「法則」!

所以「由緣起見性空」、「性空無礙緣起」就是「因地修行」的「中道實相」,而「一切無礙」的「畢竟空」則是「實相境界」!

如果「佛法」是「真理」,那必然不會背離「世間」的一切,而能由存在「世間」的任何「宗教、科學、學問、職業」等等「一切」印證的,如果不能運用出來,或只能出現在「佛教」所屬的的「圑體、範疇」中,那麼佛法就不是「真理」,比如說「法相無常」,如果「世間」能得「常」,那「無常」就不是真理!這不是說;要以世間法來看待佛法,更不能以佛法來否定世間,而是應「行於世間」的印證佛法!

學者會有隔礙的感覺,一般來說;一是偏重「佛果境界」的探尋而不知「因地的實際觀照」,這在某些「大乘學派」常見;二是不能分別「解脫道」與「大乘法」處理「表相」和運用「法則」的「不同」!

「依此故彼」的「生、滅」都是不離「無實法性」的,而「解脫道」是觀「身心」「因緣」的「還滅」而證「無實寂滅」,這是對治「身心」的「我空」!

菩薩道的「身心」也是「向滅」的,但對治的重點放在「外境」為主要的「表相」,是觀外境「因緣無實」而能「累積因緣」,是依「向生」而成就「法空」!

所以佛法的「觀因緣」,不論是「還滅、累積」,都能通達「無實法性」,這「還滅」與「累積」不但都能證「無生法性」而不會互礙,也是學者「生生世世」「無畏生死」而能「堅行菩薩道」的「法理」與「確信」!

「佛法」所說的都是「原則」,如果學者能依「此故彼」的「因緣觀」方法來「深入原則」和「延伸而連結法意」,也就是以依尋「原則」或「所說法」的「產生原因」,就能有串通佛法法意的機會,如果只是把「佛法的原則」當作「表相」而不斷的延伸「表相」,這只會愈堅固「自我」、「宗派」的「意識形態」而已!

 

…………………………………………………………………………………

 

【周○○】

 

金剛經說到:...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整部金剛經都在告訴我們心要如何安住?狂心要如何降伏?都告訴我們要無住生心、不要著相,但就是這一句,佛陀還是要提醒我們,要努力去行布施,去做啊!

 

回應

 

老師慈悲;「教誨」不敢當,末學只是提些「想法」的分享同好而已!

 

佛法的教育中,最能表現出「慈悲」的就是「佈施」了,而 周老師提出了「慈悲佈施」的重點提醒;末學隨喜讚嘆!

 

「解脫道」是以自我解脫」為重點,自然不會去「極積佈施行慈悲」,而大乘是以「般若」為導而廣行「慈悲」的,也以「慈悲萬行」來實踐; 印證「般若」;所以「解脫道」是「知苦、離苦」,而「大乘」是「知苦、救苦」,也在「救他苦」時「自然離苦」!可見【以「智慧」的行「慈悲」來完成「菩提願」】,在大乘的重要性,這就是「完成佛道的第一義諦」!

 

可惜的是;某些「大乘」學者,以為追求「般若」的「第一義諦」就是「大乘」的全部而忽略「慈悲」的發揚和實踐;或是只有「慈善作為」而未能以契應「無我般若」來達到「悲智雙運」;甚至只是欣慕追求「菩提果境」而「不行菩薩因地」的以為這就能達到「圓滿佛道」;這對「以大乘為依歸的學者」,都會是極大的損失!而大乘佛道的圓滿;確是「大悲、一切智智心和無所得」為綱目的!

 

末學感恩 老師的提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奕壯 的頭像
    劉奕壯

    劉奕壯的部落格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