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行道、難行道、如實道之論辯】(鄭師姊)

【徐○○】

龍樹菩薩 易行品;初地菩薩往生極樂淨土

又;文殊菩薩往生極樂淨土

文殊菩薩發願偈=普賢菩薩發願偈

七支行願(或另稱十大願王),後面的普賢發願偈是往生極樂世界的。聖淨二門判的重點之一,在擇「行者根機」。聖道的第一個門檻是登地,登地稱「不退轉位」,反讀以下非不退轉位。如果您真是聖道根機,隨喜您。希望您登不退轉,聖道修行是要拚命的。龍樹菩薩就是初地菩薩。

【鄭師姊】

《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

『問曰:是阿惟越致(不退轉)菩薩,……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若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龍樹)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

說的是「易行道…方便者」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所以不要把「龍樹菩薩」在罵人的話當作是讚嘆!

要不要先讀讀「龍樹菩薩」的「中觀」?要不要看看「阿含經」說什麼?請問「不退轉」的是什麼?不合「因緣法則」的,即使是「佛說」的都沒用」,更何況是誰說什麼!

「登地」至少是「初果」,「證初果」必修的項目是什麼?「登地」應修的功課又是什麼?「登地」與「初果」的修證有何不同?

難道是「求生淨土」後再登地?先不說「登地」,往生後;「六度」能不能圓滿?若能,淨土則還要需「佈施、持戒、忍辱」,而「即非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淨土即非淨土!若不能,如何「登地」?

會修行的都是「聖道根機」,也都是橫出,而我是「依因緣」根機!「聖道修行是要拚命」,所以其他的根機不需拼命?這又是什麼「因緣觀」?「不需拼命」的所得的境界,可以跟「需要拼命」的一樣,那「佛陀」很無聊,幹嘛說些「要拼命」的法門?

………………………………………………………………………………

【徐○○】

我是師長宗喀巴(文殊菩薩),或居兜率或極樂,任住何處勝淨土,我等願生眷屬首。是真的嗎?

【鄭師姊】

對「解悟因緣」、「了悟無生者」而言,「任住何處勝淨土」,這當然是真的,若不信,問問「禪宗」六祖的看法!倒是「您認為是真的還是假?

…………………………………………………………………………………

【徐○○】

初務廣大求多聞,中現經教皆教授,後竟日夜遍薰修,後弘聖教皆迴向。這段願文是往生淨土後,還是淨土前呢?

【鄭師姊】

「初務廣大求多聞,中現經教皆教授,後竟日夜遍薰修,後弘聖教皆迴向。」這段在我看來,不只是在「往生前跟和往生後」,更是現在和盡未來際!

………………………………………………………………………………………..

【徐○○】

普賢發願偈-行願品、或說七支供;願我離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我不是說你們的法門不好,但是希望他們有告訴你,即便是聖道門大乘,第一個關口是不退轉位。

【鄭師姊】

釋迦佛發願「於五濁惡世成佛」!地藏菩薩也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六道度盡方證菩提」!難道只能學普賢菩薩,不能學「釋迦佛」和「地藏菩薩」的願?

「聖道門大乘」的第一個關口不是「不退轉位」,是【正見】!對五十二階位來說,「不退轉位」有「信、位、證、行」不退,如果認為「生彼國」就能「自動圓滿」,那就祝福了!

………………………………………………………………………….

【徐○○】

不退轉位以下是可能退轉的,不是法理有問題,教法次第理所當然可以排成金字塔,但那不等於非聖道根機的人就理所當然的不退轉。

【鄭師姊】

請問;「可能退轉」的如何得「不退轉位」?您談了老半天「不退轉」,是不是先把什麼是「不退轉」、如何達到弄懂再說,別忘了,到淨土也要修「三十七道品」!您現在不修不要緊,但不要叫別人也不要修!

…………………………………………………………………………………..

【徐○○】

佛教所有的法門,除了淨土宗不求開悟(實際上是在淨土佛力加持開悟)以外,通通都是要斷煩惱的,你的善法若是不相應於無我,仍是集諦所攝。

【鄭師姊】

所以你的「無我」也是」佛力加持的結果?所以「開悟」「斷煩惱」都要到「淨土」才能起修,而不能「現世」修?問問學「原始佛教園地」的法友同不同意!

如果這樣也說得通,那釋迦佛很不慈悲,在娑婆的「華嚴淨土」,為什麼不加持加持,也讓我們也「無我」一下,還要我們自己去起修?還是說「釋迦佛」能力不足?

不論誰的修法,只不相應於「無我」,都是世間法,那請問;「有分別」「有取捨」的是「我」還是「無我」?又是「誰去」「有分別」(西方、東方),有取捨(取極樂、捨娑婆)的淨土」!至於「集諦」,不止是「我執」所攝,更有一個「貪愛」要淨除!

需要「在淨土佛力加持開悟」?什麼是「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依法不依人」?不清楚、無法開悟的,就是「煩惱」!

…………………………………………………………………………..

【徐○○】

聖道門的修行,第一個關口要登不退轉,你登不上不退轉,那就不只是三大阿僧祁劫。

其實我是佩服您的勇氣,隨喜您,那麼請您拚命修行必定要登上初地。龍樹菩薩號稱第二佛陀,祂就是初地菩薩。

【鄭師姊】

再寫一次,「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

您「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而不能拚命修行,也要真的隨喜別人拚命修行,不能隨喜學習,也不必言語阻礙、譏諷別人拚命修行!

要「隨喜」,就要真的才好,既然「隨喜」,就學一學「拚命修行」,否則說「隨喜」就是「非直心」!先不說「不退轉」,先達到「一心不亂」再說!

「大乘菩薩道」的修行,還會計較「三大阿僧劫」「時間長短」的急於速成?還是會急於「自我」「不退轉」的取得?什麼是「留惑潤生」!您所說的,跟我所知道的「大乘菩薩道」差距太遠,不過,還是祝福您早日證得!

不需「佩服」誰的勇氣,我是依「如實道」來修的,本來就是盡生命而「長養法身慧命」的,「佛是不昧因果」而「依於因緣」的,我倒是不佩服您「不依如實因緣」的勇氣!

「龍樹菩薩」是八宗共祖,不過他老人家可沒自稱「第二佛陀」、「初地菩薩」,能說他是「第二佛陀」、「初地菩薩」的,是不是比他境界還高才能判定「龍樹菩薩」的境界?

………………………………………………………………………………

【徐○○】

順便提醒您,中有的那個部分要仔細讀;增上生既然要得「人身」,也就是說,不會選擇中有認證明光,您的中有不要昏昧,若是要隨業力得人身,您的人身的善業力不要閃失。  阿彌陀佛的本願是接引十方眾生往生淨土,不是要使眾生得人身。往生淨土順佛本願,不往生淨土不順佛本願。世尊說,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

印光大師開示,人第一易是下三惡道,除此之外。來生得人身,比往生淨土還難,何以故,往生淨土仗佛力,得人身靠自力。自力不比佛力,故得人身比往生淨土還要難。

希望您了解因地教、與果地教的差別。若您還是求增上身,我寧願相信您是聖道根機。

【鄭師姊】

有沒有人身,跟隨「業力「戒律」的結果,未來世會不會繼續修行,是跟「此生學習因緣」有關,是「認證明光」還是「昏昧」都是生前所作的結果,不過;無需論辯,往生時就會知道!世尊可沒說「不生淨土」就會「失人身」,您可別亂掰,「請問「西方淨土」是那種「淨土」?「什麼時候」「花開見佛」?如果仰仗佛力就可以去淨土,為什麼不能仰仗佛力來「得人身」?

「得人身靠自力」?那表示「淨土」比「人間還差」了?淨土「仰仗佛力」這麼容易去,經文為什麼還要提說「一心不亂」?

也希望您了解「因地」、「果地」的差別、關係!先把您所說的「結果」的「因地」了解了解再說!如果您還是「果地增上」,我寧願相信您是由「果位求因地」的「聖道根機」。因為「聖道根機」不是「寧願相信」就有的!

「得人身」比「往生淨土還要難」?這也說得太離譜了吧,經文可從沒聽說過,最好查查「經文」出處,否則不管是誰說的,小心有「謗法」之嫌!不過;可確定的是「佛法難聞」!

………………………………………………………………………………

【徐○○】

阿彌陀佛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願,阿彌陀佛的誓願是法界最強的增上緣,該佛與眾生的關係是親子的關係、父子的關係,不是師徒相係可比。觀世音菩薩是古佛示現,尚且以阿彌陀佛為本師,頂現阿彌陀佛立現,表法頂戴上師。

【鄭師姊】

「阿彌陀佛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願」,【可惜的;我有莊嚴淨土、不生淨土的誓願】!

「阿彌陀佛的誓願是法界最強的增上緣」,【可惜的;我修的是「主要因緣法則」的自力法門】!

「該佛與眾生的關係是親子的關係、父子的關係,不是師徒相係可比。」【可惜的是,我不靠「關係」,而皈依的是「三寶」的「法依止」、「依法自度」而「以四念處住」】!

「觀世音菩薩是古佛示現」,尚且以阿彌陀佛為本師,頂現阿彌陀佛立現,表法頂戴上師。【很可惜的;我是以「慈悲」、「智慧」、「願力」為頂戴上師】!

………………………………………………………………………………

【徐○○】

道次第就是條件的意思,處處都是講條件,層次越高、難度越大,也就是說,越學越進步,反應在難度要越來越提高。

法然上人說,聖道之修行者,極智慧離生死。

您必須登上第一個關口,不退轉地。在此之前請您拼命,若您不是一個拚命的人,沒有正確的精進,也不夠精進,就要有警覺。

【鄭師姊】

「道次第」是「修道的程序」,在我看來;不知道「誰登上不退轉地」,就是「離智慧、極生死」!

雖然;誰要不要「拼命」,都不關誰的事,不過;如果不了解「法義」,要「拼命」「精進」的往那裏去?這才是要「警覺」的!

「不登地」就會「失人身」?那世間人豈不是「人人」都「登地」?這又是什麼邏輯說法?

………………………………………………………………………….

【徐○○】

登地之前,不可以失人身,失掉人身就有一點麻煩。這是聖道門的定義。

【鄭師姊】

我說過,修行人,愛怎修就怎麼修而非關我事,不過,不要認為不依你的法門,就會「失掉人身」!要這麼認為,就有點「自大」之嫌了!更何況是「法理」、「因緣」的「不通」!

你儘可「宏揚自宗」,對每個人來說;「自宗」當然是獨特的,否則為何有此選擇?不過;也不能否認「其他宗」的存在,至於如何「宏揚自宗」?反正高興就好,而且;再怎麼「宏揚自宗」,也改變不了「他宗」的觀點,更影響不了我個人對「因緣法則」、「法依止」的堅信!所以;還是「免諍」,「免得浪費生命」!

………………………………………………………………………………….

【徐○○】

廣論原文「由是因緣,若未由多異門觀察修習生死過患,於生死盛事破除貪愛,獲得對治。又未如理以正觀慧觀無我義。又離修習二菩提心。餘諸善行,唯除少數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攝,轉生死輪。又增長業分為二類:一為樂受義故增長,二為舍受義故增長。 」

以廣論宗喀巴大師的理路,證明之前的科判無誤。

只有三種不為集諦所攝:

1.由多異門觀察修習生死過患,於生死盛事破除貪愛,獲得對治。

2.如理以正觀慧觀無我義。又離修習二菩提心。

3.餘諸善行,唯除少數依福田力,

淨土法門,既然是佛法,又不為集諦所攝。以宗喀巴大師的理路證明本人所言無誤。

既然;我之師長宗喀巴,或居兜率或極樂,任住何處勝淨土,我等願做眷屬首。問,你的師長是不是宗喀巴,那麼你願不願意做他的眷屬首?

【鄭師姊】

我不是寫得很清楚嗎?我的老師是「正法」?

先回答案我先前的問題,再來說「正觀慧觀無我」!我就請問你;既然「無我」?誰求生「西方」?又或是你不懂何謂「無我」?

所以上文我都白寫了,反正您也不看的!所以還是「免諍」吧,如果還是要寫……那您儘量自我催眠的寫吧!

不管你相不相信,你說的我都懂,不過;我問的你不回答;反正既然你要求生西方,就應趕緊念佛才對,在這裏說這些不是你「現世要作」或「說的跟作的目的矛盾的事,豈不是浪費生命?

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之前我已跟某師兄論過,所以不再重貼!只請問;既然「空正見」,「西方」能不能空?「出離心」,「西方」能不能出離?「菩提心」,娑婆有沒有「菩提心」?等你懂了,再來論吧,否則;層次、立基點不同,也就沒什麼好論了和回應了!

…………………………………………………………………………………

【徐○○】

要發起無造做的菩提心才叫進入資糧位,否則不算。

見道位以前,資糧、加行所造,宗喀巴大師說「總資糧道、加行道者,雖集庸常能引之業,然由如斯意樂所起,及於無我觀慧相應諸善淨業,是後有愛能對治品,與生死本我執行相,相違而轉,故非尋常真能引之集諦。然能隨順引後有集,故立為集攝。」

你要是沒相應無我,連善淨之業都不算,何況善淨之業尚屬集攝。

不斷惑證真,你想解脫生死,免談。

廣論重點有三:

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

證不到「無我」,能了生死,三士道屬於聖道門,必須證無我。

而且開悟不是了生死,還只是悟後起修,起修還要修到登地才算安全。

你們誰證果了,誰開悟了,連得禪定的也沒聽說。要是每個人都說四兩撥千斤的話,把證果說得那麼容易,你騙我、我騙你,結果就是都沒有。

【鄭師姊】

您沒聽過的,就沒有「開悟」「得禪定」的人? 你開悟了嗎?否則你如何知道別人有沒有開悟?有沒有「證果」我是不知道,不過判斷「合不合因緣法」,是不需開悟的!

……………………………………………………………………………………………

【徐○○】

龍樹菩薩. 易行品

接著說「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鄭師姊】

你碰到陸道,還要把船背起來?「陸道」、「水道」沒有什麼樂不樂,是順應地形的運用,不過乘船的就怕「暈船」,如果不知道方向,也要小心掉入深淵而不可自拔!

……………………………………………………………….

【徐○○】

【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亦是【菩薩道】。這樣看得懂嗎?

【鄭師姊】

當然我看得懂,【信方便】,【方便】看得懂嗎?是以信入手,「不是說只有「信」就可得【阿惟越致】!你先看得懂【方便】再說!

…………………………………………………………………………..

【徐○○】

龍樹菩薩呵責你,是要降伏你的慢心,後來則是慈悲開示要怎麼做。禪宗祖師也是如此,是你看不懂。

【鄭師姊】

我看不出「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是「降伏你的慢心」,難道是說要「降伏易行道者」的慢心?不要亂解亂拗,那是「訓斥、指責」沒有信心的人,而後,是不得不的慈悲教說!如果連這個都不懂了,還要亂說,那我們層次、立足點就真的不同而不足與論了!禪宗祖師說的;「東方人求生西方,那西方人求生那裏」你看得懂嗎?你是不是先讀點經再來論好嗎?

……………………………………………………………………………….

【徐○○】

龍樹菩薩易行品還說「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後面的「以偈稱讚」,就是說龍樹菩薩自己也歸命淨土阿彌陀佛。

初地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你也嫌他差嗎?

【鄭師姊】

龍樹菩薩「差不差」、是不是「往生安樂國」我不知道,不過要問「中論」的「不八中道」是不是專論西方,再說龍樹菩薩要去那裏,關我什麼事?你也嫌釋迦佛、地藏菩薩差嗎?

………………………………………………………………………….

【徐○○】

廣論一堆半吊子,迴向文天天念,念再久也不知道宗喀巴大師要你們往生淨土做他的眷屬首。

你往生淨土,馬上就像普賢菩薩一樣可以廣度眾生,真正自利又利他。

【鄭師姊】

三藏十二部經,就只有「廣論」是對的?其他的都可以丟了是嗎?沒有「阿含」,會有「廣論」?「廣論」是依什麼而作的?你要作宗喀巴大師的誰那是你的事,難道不加入都不行嗎?你這不是很「黑道」、「自大」而莫明其妙了!

我不需要往生淨土,就能在娑婆學習「廣度眾生,自利、利他」了!

………………………………………………………………………………

【徐○○】

竟然讀廣論的人以為淨土是天界,淨土是佛的依報,是佛的世界。依正莊嚴知道嗎,菩薩的淨土是未來式,還沒成就。法藏菩薩本來就是為無力成就戒定慧的人而發願的,凡夫給他救剛好,有什麼好丟臉。阿彌陀佛是十方眾生的慈父,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佛王給你當本尊好不好。

【鄭師姊】

「凡夫沒自信,所以要求佛救度」,這是沒什麼好丟臉的,不過;「要人救的」卻指責不需別人救的「丟臉」,這就有點「丟臉」了!

先把淨土的種類弄清楚,再來說有沒有「天界」的「淨土」!「人間」也有可能會是「依正莊嚴」的淨土!

「不行菩薩道」,會成就「未來的淨土」?「不行菩薩道」,會有「佛果」?不是「往生淨土」比得人身容易嗎?現在成了「依正莊嚴」,那佛的「依正莊嚴」,是不是比得人身還容易?你說的「佛學名詞」我都懂,不過;我不懂的是你「倒因為果」的到底要說什麼?

請問;「佛中之王」阿彌陀佛的本尊是誰?「我的本尊」是「佛中之王」的「王」!如果你懂得我在說什麼,你的本尊,也可以是「佛中之王」的「王」!

…………………………………………………………………………………………

【徐○○】

有聽過法華經的窮子喻嗎,大長者就是阿彌陀佛,你就是窮子,是他的兒子。你是佛王的兒子好不好,好得不得了。你要送上門,阿彌陀佛會嫌棄你嗎?

【鄭師姊】

如果依法修行叫「窮子」當窮子也不錯,因為再怎窮,一分一毫都是自已賺的,總比接受施捨來得好,有「受人施捨而成佛的」?這叫什麼「佛」?

看清楚「法華經的窮子喻」的意思;窮子回到故鄉,望到財富無量的長者,驚慌失措,嚇得逃走都來不及。對於這類根機,不得不為說方便法門──聲聞、緣覺乘法,漸漸的引攝化導他。這說的是「想修菩薩行而不敢修的,知道羨慕佛果的究極圓滿,但對於【菩薩的廣大心行,卻不敢擔當,精進修行】。這也是【怯弱眾生,缺乏自信,生怕退墮小乘,或沈淪苦海】。說的是「畏懼菩薩行」,可沒說「誰是誰」的兒子!

…………………………………………………………………………

【徐○○】

本願不可違,可歸非本願,何況佛是不能說謊的。祂以前發願,你念他的名號若不能往生,祂就不成佛,用這樣來保證十方眾生都能離苦得樂。你要做阿彌陀佛的兒子,這將來是貨真價實的佛子。

講道次都是講條件的,三惡道沒份,天道沒份,得人身無佛之世也沒份,生邊地也沒份,根缺也沒份,沒正見也沒份。所以這樣的大乘是「擇機大乘」。

【鄭師姊】

我還要你幫我選老爸嗎?上帝還叫我當他的奴咧!佛發願,我就要去嗎?那跟「基督教」「回教徒」也說說「彌陀」的願,看看他們想不想去!他們還說你是「上帝」貨真價實的奴咧!

「次第」是修道的進程,條件是累積的因緣,「三惡道」是「貪瞋痴」的業報!「得人身」是持「五戒」而來!「天」是「行十善」的結果!「聲聞」修的是「四諦法」!緣覺學的是「十二因緣」!菩薩行的「四無量、六波羅蜜」!「正見」說的是「無我」、「三法印」!邊地是「自以為是的「邪見」!會「根缺」很可能是錯解佛法,請問你具足那一點?雖然如此;一切眾生平等!你的大乘不是擇機? 還是你已圓滿全機?

「只有阿彌陀佛不嫌棄十方眾生」所以其他的佛都嫌棄?

……………………………………………………………………………

【徐○○】

講道次都是講條件的,三惡道沒份,天道沒份,得人身無佛之世也沒份,生邊地也沒份,根缺也沒份,沒正見也沒份。所以這樣的大乘是「擇機大乘」。只有阿彌陀佛不嫌棄十方眾生。

印光大師說,四十八願度眾生,逆惡歸心也來迎,非是混瀾無揀擇,憐彼是佛尚未成。

【鄭師姊】

「逆惡歸心也來迎,非是混瀾無揀擇,憐彼是佛尚未成」,所以「淨土有很多「十惡五逆」、或「不想去」和異教徒「基督徒」?這對不想去的,極樂豈不成地獄?這很自大喔!

我現在不去也是在「自修自度」的「身教」!

「因緣法則」「正法」,才是我的老師,請問誰是「廣論」和「宗喀巴大師」的老師?

「願行菩薩道」的才是「佛子」,想逃避的,只能是「問題學生」!「普度眾生」不需要等「來生」,只要你願意,現世就可以。

………………………………………………………………………………………

【徐○○】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龍樹菩薩、宗喀巴大師都往生淨土,嘴巴沒有講,是用身教做給你看。

【鄭師姊】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各有自己的淨土,幹麻跟「他佛去擠」?

「龍樹菩薩」罵責「易行道」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如果他也往生淨土,這不是罵到自己?

「釋迦佛」、「地藏菩薩」、「彌勒菩薩」也用身教做給你看,我「不求淨土」也是以我的fb貼文和身教做給你看!

…………………………………………………………………………………..

【徐○○】

你要是願生,他們都說你好有智慧。

佛是覺者,看眾生沒有聖凡善惡的區別,祂覺悟了,看一切眾生只有看到佛性。

廣論嘛,就繼續讀。可是要迴向往生淨土,因為宗喀巴大師是你的師長,所以你要做祂的眷屬。

佛看一切眾生都像獨子,你給佛王做獨子,好得不得了,來生立刻普度眾生。

廣論兩大車軌:廣行派是哪位菩薩?深見派又是哪位菩薩?

我之師長宗喀巴,或居兜率或極樂,任住何處勝淨土,我等願生眷屬首。

【鄭師姊】

有沒有「好有智慧」;要「他們都說」才算?這真的「很有智慧」的說法!

佛是覺者,不但看到一切眾生的佛性。也看到眾生不敢承擔的劣根性!

在「兜率」,我只知「彌勒菩薩」,在「極樂」我只知道「十方淨土皆是」,至於「宗喀巴大師」居那裏、是不是勝處?我在經典上沒看過!

宗喀巴大師是誰的眷屬?喀巴大師的師長是誰?

好在我學「原始佛教」、「依法不依人」,所以發願「莊嚴淨土」,而且;我是三寶、正法的眷屬!不是誰的附屬品!

我不是「廣論」的徒裔,「車不車軌」的,與我無關!我只知「因緣正法」和「六度四攝」!

你的「佛」,未成佛前,又是誰的獨子?「現世不作的要等來生」,那也可等來生再往生淨土!

「獨子」?這聽起;跟「上帝把獨子賜給我們」的論調很類似!

「廣行」的要不要「深見」?「深見」的要不要「廣行」?「淨土」的深見在那裏?

………………………………………………………………………………………………….

【徐○○】

文殊菩薩是古佛示現等覺菩薩,是過去佛權現。

彌勒菩薩是未來世尊。

兩大菩薩(彌勒是未來佛,文殊是已成佛(過去佛)),一個住兜率,一個住極樂,這就是發願文中表法傳承的意義。

「彌勒是未來佛文殊菩薩可以到十方淨土,故發願文中說任住何處淨土卻又指名「兜率」、「極樂」,若在更明白的指名範圍,文殊菩薩是古佛示現為了度化眾生所以往生極樂淨土,故宗大師的意思是要你發願往極樂淨土。

什麼叫做窮,有無明就有貪瞋痴三毒,那這樣毒不毒,你是毒還是空?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

好吧,是,你有功德,但賺的不夠你賠,除非你沒有情見。

【鄭師姊】

不要偷懶,先讀一讀「彌勒上生、下生經」,再論「彌勒」的淨土在那裏,「兜率」是什麼淨土?你知道什麼是「師心自用、自解」?

那本經說「文殊」和「彌陀」兩尊佛擠在「極樂」,「一世不出二佛」是佛教的『常識』,更何況佛自受用的「常寂光土」,先搞清楚淨土的種類再說好嗎!

Google一下,「文殊菩薩」說的可多了,可不只勸人「往生極樂淨土」! 在各別法門勸修,是諸佛菩薩「隨喜」的常態,難道要諸佛菩薩在「此法門」中否定「此法門」嗎?你看過佛菩薩在「此法門」中否定「他法門」嗎?

『不懂法華的「窮子喻」,就不要隨便拿來引用,錯了還硬拗』,這就是「無明」的「貪瞋痴三毒」,這樣毒不毒!不知道「毒也是空」,就是邪見的毒!「一念我執起,功德在那裏」?

有沒有功德、賺、賠是你說的算?把「佛」當作父,要當誰的「眷屬」,這不但是最大的「情見」,而且是加深、推向不可自拔「情見」的深淵!

……………………………………………………………………………

【徐○○】

你將來會不會成家,如果外邊的女子(俗稱小三)看上你丈夫,你願不願意布施掉做為成佛的資糧。

如果不能,你就是說假的。

愛老公就是貪,恨小三就是瞋,來源是痴。貪瞋痴三毒具足。

空不是這樣說的,大乘教還說要從空出假,萬德莊嚴。

你說淨土會變地獄。

你房間亮的話,從隔壁暗房裝一盆黑暗過來看看,帶不帶得過來。

【鄭師姊】

我的同修沒那麼差;「有小三」,不過他曾經要出家倒是真的,「佈施掉」;那還不容易嗎?不過;我說的;「有情見」的你會相信嗎?也知道你一定無法「佈施掉」「極樂」、「淨土」、「廣論」、「宗喀巴」等偶像!

愛「極樂」就是「貪」,恨「娑婆」就是「瞋」,不知「苦樂」都來自「我執」,就是「痴」!貪瞋痴三毒具足。

「從空出假」可沒要你「執著假」,即然萬德莊嚴是假,執著「假」不是更愚痴?

你房間暗的話,難道就能從隔壁裝一盆光明過來?你房間現在是暗還是光明?暗的房間,可以「跑到」光明的地方?如果是暗房,太陽是怎也照不到的!

……………………………………………………………………………………

【徐○○】

你是聰明,可惜了資糧位、加行位的行者,還未登初地前,不能「退墮」,是就自力成佛之道來論,所以龍樹菩薩才說墮二乘人是名菩薩死。

【鄭師姊】

我學的是如實的「智慧」不是「聰明」,更不是想鑽漏洞、不勞而獲的「小聰明」!

「二乘人是不是菩薩死」,是以「行菩薩道」的角度者來評論的!不具行菩薩信心而想要「求生淨土」者、有什麼資格批評「自度自救」的「二乘」?更不用說,去批評「要學習救度他人」的「菩薩」?

即使是「菩薩退墮」也總比等著「被救度」的好很多!

再說;菩薩退墮,重發就好,這有什麼難的?

「等人救」的,老是看不起「自救」的,也批評「發願學習救人」的,好像會救人的,天生的就會救人!

「等人救」的也老是要「能自救」和「學救人的」也要跟他們一樣「等著被救」,小心,沒有「學救人的」,「等人救」的,很可能等不到人救!

「往生淨土」的「信」,連「加行位」都還不到!信是「資糧位」的那一位?「登位」?到淨土「喊一喊」、佛「摸摸頭」就會保證「登地」?

退墮菩薩,沒有「二乘」的基礎,如何成為「二乘」?請問「二乘」的礎是什麼?

………………………………………………………………………

【徐○○】

墮小乘還成就阿羅漢果位,你證得到嗎?你證不到,就連「墮小乘」都沒份。

【鄭師姊】

我又不發願行「二乘」,要成阿羅漢作什麼?你不懂「二乘」的道理,就真的連「墮小乘」的機會都沒份了!我發心行菩薩道,還有「退墮」的機會,但你不發大心、行菩薩道,自然沒有菩薩退墮的問題!這也不離「因果」!

我覺得你是不是先把這些「修什麼因地,得什麼果位」的弄清楚,再說好嗎?要拿些合於「自己」想法」的經論來湊用,不是不行,但至少要合於「前因後果」正確性!

……………………………………………………………………………………

【徐○○】

廣論的重點;聖道三要: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就是你的老師是不是?

那就提醒你,佛陀遮止初發心的菩薩(如果你已生起無造作的菩提心)不可以往生欲界天,因為初心菩薩「煩惱沒有斷」,往生欲界天不但不能累積資糧而且會把你的「功德」(如果有漏福報也方便叫做功德)消耗掉。當然三惡道也暫時不能去,退小乘都菩薩死,三惡道更不要說。

【鄭師姊】

我的老師是「《大般若經》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

反正你認為你是對的;我實在不太想解說你對佛法的誤解,我只想提醒你;菩薩是「不斷(盡)煩惱、不修(深)禪定」!而菩薩也「處處造作」度化眾生因緣,而處處是道場!至於「無造作」,是修「無常」的「二乘解脫」!

去「欲界天」作什麼?我有說要去「什麼天」嗎?「欲界」能不能修「功德」非關我事,我本來就是依阿含經【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而發願人間學習的!我雖然還不是「聖性」,但你不要老是用「人性」來看「菩薩」的「聖性」,菩薩生生世間度眾生而不願成佛,還會管他「阿僧祇劫」是「三大」還是「無量」?

「修密」快的是什麼?要「智慧」證真,二乘最快,要說「慈悲度人」,只有能不能「徹底」,那有什麼「快慢」,否則解釋一下「度盡眾生、六道」,這是快還是慢!

對「眾生、根機」才有「方便」之說,所以「密宗道」也是「方便」!對「無上道」只是「真、直、正」而「不二」!

有沒有聽過;「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所以不知道「正直、究竟」的方便,就是隨便!

………………………………………………………………………………..

【徐○○】

請世世保持人身發菩提心,不退菩提心的白法、遠離黑法,並且趕快開悟,悟後起修,若是達不到初地,那就顯教來說就不只三大阿祇劫。

廣論是密宗道的前行,而且修密有成功的才可以不用三大阿僧祇劫。要說道次第是方便的話,連菩提道也是密宗道的方便,菩提道次第的修止修觀有消文聞思嗎?

淨土是佛的依報,有依報當然是正報,很難理解嗎。什麼是果地教?不會嗎?

【鄭師姊】

那一個法門不「修止觀」?「修止觀」後要不要「行持」,還是止於「內心」就可以了?還是說「觀想」就可以成佛?

佛的「依報、正報」,是不難理解!很難理解的是,人的「依報、正報」怎會享用佛的「常寂光」?

我問的是「果地教」的「因地」是什麼?沒有「因地」修行,光說「果地教」就能得到嗎?這很難理解嗎?

…………………………………………………………………………………………..

【徐○○】

沒讀過地藏菩薩本願經、普門品、藥師經嗎嗎?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

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你有做什麼嗎?光是念菩薩的名號就有功德,釋迦牟尼佛這樣講,你是太上佛嗎

誦地藏菩薩名號亦如是。

「世尊。有諸眾生信根不具。聞說諸佛甚深行處。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由此不信。反生誹謗。彼於長夜。失大利樂。墮諸惡趣。流轉無窮。佛告阿難。是諸有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墮惡趣者。無有是處。【阿難。此是諸佛。甚深所行。難可信解。汝今能受。當知皆是如來威力。阿難。一切聲聞獨覺。及未登地諸菩薩等。皆悉不能如實信解。惟除一生所繫菩薩。】」

這些都是果地教,讓你隨喜功德,白話叫做【強迫中獎】,所不同是慈悲的強迫。

佛菩薩是以德立名,有那個功德成就了才有那個名號。

凡夫取名美女、叫富貴長壽,不一定是美女、富貴、長壽。

名號功德就是佛菩薩加持的所在,念他的名號,既是修隨喜,也是得加持。

何況念南無阿彌陀佛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一切聲聞獨覺。及未登地諸菩薩等。皆悉不能如實信解。惟除一生所繫菩薩。】這就是果地教的例子。

【鄭師姊】

這些經文讀過一些,要皆應受持的也不止觀音菩薩,把菩薩當作「救世主」也不是「學佛」,信佛、學佛的差別,這很難理解嗎?

可惜;你貼經文的發心,不在「學習菩薩發心」,卻只見「貪求功德」!你不是學淨、密的嗎?怎會看不出這些經文的「密意」?

對「功德」的「貪心」就是煩惱,那來的功德?念佛號是「依佛號」總持「功德」,就像「了解經文」後,只要說起「經名」,就能提起「經意」而依經意「行持」!念就有功德,那你每天念「哈佛」,看能不能進「哈佛」!

「太上佛」有沒有「太上佛」?我雖不是太上佛,不過「法依止」也是「太上佛」說的!

幼稚園的學童,學算術可以用「手指頭」,但不要叫「大學生」作數學,還是用「手指頭」!

如果要「果地教」,到往生時,就會知道結果是不是「強迫中獎」了,不過;請先慈悲的強迫「H5N9」消失再說吧!

「念什麼」都不奇怪,只會念而不知意義,不學、不行,這才奇怪!

所以我說我們「層次」不同!我以菩薩道看的是「密意」,你以「被救者」的角度來解讀,自然天差地別!

………………………………………………………………………………..

【徐○○】

你以為你是好人,嫌壞人往生淨土。

地獄爬出來投胎做人,以後當你的鄰居,你都要提心吊膽了。

八識田裡什麼種子都有,你靠自力修行若不斷惑,當然不能解脫,連你都不解脫,你怎麼幫助別人解脫。

過去生生世世,你沒有可能某一生修得比這一生還好過嗎?

當過男眾。生上界天。當大法師。為什麼現在還在輪迴。

【鄭師姊】

我問你;為非作歹的「壞人」可以「往生淨土」,「淨土」還會是「淨土」?如果暗房到淨土,自動會成為光明,那就趕快請「強迫」所有的「壞人」往生的淨土「當你的鄰居」,到時候「諸上善人」豈不提心吊膽?這種淨土我是絕不敢去的!

我學好人,所以說如實的真話,不說哄人宣傳的話!壞人是要教育,所以我願行菩薩道,你「嫌地獄爬出來」的人,所以「嫌壞人」這頂帽子還給你!

淨土的人沒有「八識田」、能自動斷惑?「乘願再來」、「留惑潤生」的有沒有「八識田」?未能「斷惑」,不是應該更要努力精進?

「斷不斷惑」說的是能不能「證真理」,跟「願不願幫別人」沒有直接關係,就像「二乘」解脫者不一定願意「幫人解脫」一樣!

如果「未能不解脫,就無法幫助別人解脫」能成立,那所有的講經說法的法師都「解脫」了嗎?未解脫的,是不是都要收起來,慈善救濟也不需作了!

自己不想、不學幫別人,也不要「強迫別人中獎」啊!

你的「修行」是在求「未來世」比「這世」好過?會不會比這一生還要好過,那要看各人「累積的因緣」,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我未來世的菩薩心行種子,必然會比此生更堅個茁壯!

當過男眾就很偉大嗎?你是看不起女眾嗎?迂愚如你的男眾,能比得上「願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小女孩?「龍女八歲成佛」,聽過沒有!

因為發願「行菩薩道」所以願意「輪迴」!因為「空性」而「不離、不即」世間,所以不懼「輪迴」!因為煩惱即菩提,所以願意「輪迴」!

要「不想輪迴」,那就斷「輪迴」的主因「自我愛」,但如果「求生淨土」的動力是「自我愛」,「輪迴」就是「不強迫也中獎」!

…………………………………………………………………………………

【徐○○】

聖道之修行者,極智慧離生死。

你有修到突破有頂天的蓋子嗎?

菩薩不離生死是因為悲心,而不是因為他沒本事了生死。

你沒自己了生死,就是菩提心,只是名字菩薩不是真菩薩。

【鄭師姊】

你老是分不清「證真」跟「悲行」的差異,要說「證真」,連「頂天的蓋子」都要捨了,還有什麼「蓋子」?要說「境界」,對「不懂」的人,說得再多也不會懂;對懂的,也不需多說!

難道佛、賢聖菩薩是突然出現的?「你大概不知道「菩薩」的分類,甚至不解「菩薩」「不了生死的發心」!

什麼是菩提心?「菩薩」的所依是自我的發心、行爲,所以只有自願自發,那來的真假?要「有真假」;是假「登地」之名,行「被救」之實!

………………………………………………………………………………….

【徐○○】

什麼叫利益眾生,跟他搞人際關係串習貪心,有佛法之名,實質還是世間法。

【鄭師姊】

「利益眾生」,就是「搞人際關係」「、串習貪心」?難道你不是「眾生」,否則;教你「往生」的佛也在「搞人際關係」「、串習貪心」!想跟佛搞「父子關係」,才是「西瓜偎大邊」的「串習貪心」?這雖有「佛法」之名,實質上還是「三毒煩惱」。

經文的「四攝法」有沒有聽過?離開「世間法」有出世間佛法?你佛法應該重修了!

………………………………………………………………………………………..

【徐○○】

人道是輪迴,是三界內,不是淨土。

你能力使他人修到阿羅漢、修成見道以上的菩薩嗎?

中士道以上宗喀巴大師才立為解脫。

你能力使他人修到阿羅漢、修成見道以上的菩薩嗎?沒有,你的菩提道就是名相的菩提道。

不是世間善法不好,但人間要是淨土的話,佛要眾生出三界幹嘛。人道是輪迴,是三界內,不是淨土。

我之師長宗喀巴,或居兜率或極樂,任住何處勝淨土,我等願生眷屬首。

【鄭師姊】

你的宗喀巴大師讓你解脫了嗎?佛雖教授弟子「解脫之法」,但實際起修的是誰?還是說自已不需修,仰仗佛力就可以讓人解脫?

至少你的佛,無法讓我信服你所說的一切!我雖然無法讓你修到「阿羅漢、修菩薩」,但至少我知道;依法自度,也將「自度」的方法教人!

「出三界」是「要到那一界」?了解 「出三界」的意思,「出三界」而淨化,「人間」就是淨土!

境界落於文字、心行的,那一個不是名相的菩提道?與「證真」無關的,就連「菩提道」的名相也都不是了!

………………………………………………………………………………..

【徐○○】

廣論兩大傳承,未來佛彌勒菩薩住兜率,過去七佛之師已成之佛示現等覺文殊菩薩往極樂,宗喀巴大師是誰的化身,你要知道他的慈悲方便是暫時離開三界,而且往生淨土。

往生淨土,你就會成為等覺菩薩,而且可以往十方世界度化眾生,對於娑婆是暫捨,非永捨。鳥也要翅膀硬了才飛,學到真的能飛之前不能離開樹枝。要不離善知識,往生淨土,佛是你的善知識,菩薩是你的同行。

【鄭師姊】

要先了解「二乘法」,才能論「輪迴不輪迴」!菩薩道不論「急於自度」的「不輪迴」!如果不依「無我」「正法」自度,而只是為了安樂」而逃避,就連「二乘」也不是了!

我可以告訴你;你什麼時候想「行菩薩道」時,你的「翅膀」就會什麼時候硬」!別認為你的「翅膀還沒硬」,所以勸別人的「翅膀也不要硬」,這麼「自以為是」;怕到時候不只「翅膀硬了」,連全身也都「硬了」,到時候想要飛也飛不起來了!

「聲聞」的「善智識」是「身心」,「緣覺」的「善智識」是「境界」

「菩薩」的「善智識」,是「苦眾生」,「佛」的「善智識」是誰?不過;可確定的,你是我負面教材的「善智識」!

我不需到淨土,就有很多菩薩跟我「同願同行」!

………………………………………………………………………………

【徐○○】

而神足通一個念頭可以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一個佛給你講一句法就好,一次就十萬億的法(實際上十萬億是滿數之義),這樣的福智資糧不好嗎?往生淨土,變成真菩薩,才能「真正利益眾生」。

我絕對不是說道次第不好。但要知道完整的道次第含括整個聖道門(小大顯密),阿底峽尊者、宗喀巴大師既然都是密宗成就者,當然祖師的教法就是要修密的,雖然沒有不准只學顯教的部分。

那麼我就要問,如果不修密法(例如條件不夠),只學顯教,那就是要三大阿僧祁劫。

修密才有可能不走三大阿僧祁劫,何況修不成,或是只修顯教。

登地叫不退轉位,反之就是之前有退轉的風險,必須世世不退。

又若無法世世不退,連第一個大阿僧劫祁越不過,那成佛就不是只有三大阿僧祁劫了。

【鄭師姊】

我以「依法修行」來「法供養」,所以我不用神足通,就能供養一切佛,這就不只是一次供養十萬億佛!要能解脫,一句法就夠用,要十萬億法作什麼?難道十萬億的法都不同?不同的會是真理?

「講一句法就是十萬億的法」所以「轉經輪」就是就麼來的?不是說轉一圈就等於念完所有的經嗎?很奇怪,我怎麼轉英文字典,還是不懂英文!

「往生淨土,你就會成為等覺菩薩」所以中間就跳過?有沒地基,直接蓋第十樓的嗎?我只知道發菩提心,才能「花開見佛」,對修行,我不太想作弊!

我學過淨土、禪、密,但不修禪、密、不求淨土!但沒有顯那來的密?至於兩者誰比較適合,我看的是「學後的表現」,愈「無我」、「愈少煩惱的」就是我學的對象,至於說「誰學過密,我就要修」,這種「不依因緣」的、認為不修你的法門,就是「退墮」、「不能得人身」、「三毒」、「三惡道」的「自以為是」和「自大」,我實在提不起興趣!

   我也可以貼些誰不去淨土的大師,但修行比的是「真理」、「修養」,而不是「人數」!若要說人數,「全世界」基督教的人數最多!

即使是你看不起,也改變不了「不知其凡」的「二乘」行者,能在「現世解脫」的事實!而修大乘,若只是鼓勵逃避,就難怪「南傳」指責「大乘非佛說」了!

不過我終於明白,「人性」要懂「聖性」,是多麼難的事,搞不好;真的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也難怪「淨土法門」方便的盛行和「諸佛菩薩」的慈悲!

能不能往生,或淨土如何好,你覺得好就好,我還是老實一點,願意現世、累世「任重道遠」、「無量阿僧祇劫」的慢慢的累積!

至於會不會退墮,我自行負責,可跟任何人無關,當然也包括你在內,這我說得夠明白了吧!我知道;雖然你不會接受,但還是誠心的建議你,先把基礎佛學、因緣觀弄清楚,再論說其他!

你要「學什麼」、「迴向什麼」、是「誰的眷屬」、「願生什麼」是你的事,不必跟誰報告,也不必在我的「私訊」中說些與我不相關的事,建議你;要宣揚淨土、廣論,可以光明正大的貼在自己的塗鴨牆上,一定可以得到「溫暖」!

我的私訊是我和我朋友交流的天地,而我基於「尊重」的原因所以回你的文,也將我所知道的回應你,但卻成了不是討論,「各說各話」的要我「強迫中獎」,這是不會有什麼交集的,既然如此;所以請不要再在我的私訊貼些「宣揚淨土、廣論」的貼文了,反正別人也看不到你的宣傳,你無法說服我,卻硬要我接受,如果這就是你的目的,我也只能說你「幼稚、無知」了,不如回去想想我提出的問題,應該對你會比較有幫助,所以;如果再在我的私訊貼你的「稚文」;我只能「刪除」或「封鎖」了!

………………………………………………………………………………………….

【徐○○】

想學廣論的話,只建議您去看阿底峽學會的網頁,看看格魯派說什麼,○○說什麼,祝福您。

【鄭師姊】

我已說得很清楚了,再說,就不要怪我「刪除」或封鎖了!

……………………………………………………………………………………..

【徐○○】

去問葉素華

【鄭師姊】

不知你說的是誰,不回應,有本事,貼在原始佛法園地,你會不會太無聊了你xdxd!從來沒看過這麼執著又無聊的人

…………………………………………………………………………………..

【鄭師姊】

哦,終於被幼稚又無聊而自稱是宗喀巴的眷屬給封鎖了,在封鎖的當下,我的私訊又回到了淨土,讓我體會到了淨土的極樂!(撒花轉圈中^_^) — 覺得很美好。

………………………………………………………………………………………..

【Pinhan ○○】

   重點不在於對方是誰的眷屬,而是對方講的內容有没有可取之處,人家我也是阿彌陀佛的眷屬,只是不曉得他老人家承不承認而已!

【鄭師姊】

「誰是誰的眷屬」,或「誰接受不接受」關我什麼事?重點是「不要強迫別人當你的眷屬」!也不要自認為有理,就強迫別人一定要接受!再重點是;不要在「我的私訊自說自話個沒完沒了的狂貼」!!XDD!

不過;我是三寶的眷屬,以正法為上師,「緣起」是我的根本,「一乘」為依歸!「依法不依人」才是王道!(姆指哥)!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奕壯 的頭像
    劉奕壯

    劉奕壯的部落格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