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心 謙卑心 慈悲心

【王○○】

劉奕壯師兄: 先不說名相的學習吧.常常在師兄姊的版面還有師兄與人交流時.我都一直在注意或是感受三心的變化. 恭敬心 謙卑心 慈悲心.難道當我們無法回覆時.就簡單的一句 阿彌陀佛 嗎.為什麼不說: 不好意思.我真的不懂...低下頭真的那麼難嗎.我知道這是宿世的習氣.沒那麼容易擺平的.或許心裡也在想: 我雖無法回覆.但也未必 妳說的就是對的阿...是的.勝者未必就是正確的.但既然無法再說下去.何不廣蒐資料虛心的在學習呢.這樣是否也樹立了榜樣呢.之前我常看 光成師兄 說一些空空之理.我不懂 所以也沒有回應.我也不懂光成師兄為何對我老是有偏見.前幾天也莫名奇妙在春蓮師姐那裡遭批哩帕拉.那根本都是莫須有的言論.因為光成師兄不知道我的出發點在哪裡.也不知道我與春蓮姐的默契.很可惜那一番砲火並沒有讓我火大.可能是沒打到 點 上吧.那時我就心想.我若回復 肯定又是一場亂仗了.所以我選擇簡單帶過.我想說的還是恭敬心 借鏡 覺性 .當我們失去了這些.再討論佛法還有任何意義嗎.為何不回歸最單純的 赤子心 呢(愛).這是阿貴的省思也是我的感受......PS:光成師兄的部份.我不想造因果.我也不想再私訊裡說人是非.如果光成師兄對我有非議.請在我的版面說吧.我決不以你所謂的 世智辯聰 與你交談....錯...我會當下承認的................師兄讓你見笑了**

回應】:

回答「阿彌陀佛」是淨土的教法,原本是鼓勵時時念佛的方法,也有教授者教「淨土」學者,不管遇到任何境界,都要以「阿彌陀佛」來回應,卻不教弟子們學習、面對自己當下的「發心、心態」, 末學雖不是專修「淨土」,但跟「淨土」也有一定的關係,不過不是很認同這個作法的,末學的認知,修行是如實而直心的,該念佛時專心念佛、吃飯時專心吃飯,作錯時專心懺悔,末學認為這樣的行持,是比較相應「一心」的修法的,否則,處處教人二心的「因」,如何達到「一心不亂」的「果」?不過,這也是末學自己的看法!

其實只要是人,就有來自「自我執」的習氣、面子等等,所以才要修行,而修行是「自我要求」的,如果把「別人的我執」當成自己的煩惱,豈不是比「我執」者還「我執」?師兄所說的,末學看,也只能用來降服自我了!

任誰會都有「偏見」的只是大偏還是小偏而已,末學的「偏見」認為「以己為正」是最大的偏見,所以師兄沒有火大就好!以「恭敬心 借鏡 覺性」討論佛法」,就讓「認同者」,互相共勉吧!

修學的根本,在「覺性」,之前末學曾與師兄討論過這個問題--「覺性」!當修行者能修為「自覺性」,即使是「負面」的境界現前,也會朝向「正向思考」的,相反的,即使是面對「正面」的境界,也會自動朝「負面思考」!

有了「自覺性」,要不要「煩惱」,就要看「人」自己的態度!我們自己的煩惱已經夠多了,還要相應別人的「煩惱」而生起「煩惱」!這大概不會是「自覺」者的命題,而且不是學習的多或少,讀的經多不多,即使是讀遍「三藏十二部經」,「煩惱」不解決,又有何用呢?指責別人,不如把「覺性」放在遠離「世智辯聰」,那豈不是愉悅的事?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