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皆空、因果「空不空」之論辯】 (四)
【師姊】:
「劉師兄博學多聞,理路清晰,且虛懷若谷! 而連師兄具宿世慧根,聞一知十,善解法語! 皆是不可多得之佛學人才! 末學淺陋,略抒己見! 由網路上,淨空法師:談 - 「萬法皆空」是從體上講、是第一義。「因果不空」是從轉變上講、是第二義。……. 所以萬法¬皆空是從體上講,因果不空是從轉變上講,從事上講,宇宙之間就這兩個東西,其他是所變的,全是虛妄的。……. 末學覺得法師亦言之成理,還望兩位指正! • 」
【回應】:
「謝謝指教鼓勵」,但莫敢言「指正」二字!能在討論中,釐清「理路」,這對「看或修學的人」是絕妙好事!末學淺見:
先暫時認定法師講的對的!但這也顯見了同句銘言的「空」是不同的定義!若「各自獨立」而成為「單獨一句」「銘言」,或許是對的!但「一般修學者」,對同句「銘言」是會有前後對照作用的!
在同一句「銘言」中,有「第一義」和「第二義」的不同,若未加以「解釋說明」,很容易造成學者對同句「銘言」的前言「第一義」,和後句「第二義」的混淆!
若「第二義」誤解成「第一義」,而「因果」成了「實有」!
若「第一義」誤解成「第二義」,則「萬法」成了「空無」!
末學是以「未經解釋」的「一般修學大眾」角度來論述此句銘言,而有未具「嚴整性」的論點!
而以論「萬法」的「深徹」「體性」這一邊而言,相對論「因果」「轉變 」的「緣起」或「論因說因」,才是佛法的特質,而不是「淺顯」的只論述『「有沒有」因果』!
至於【「萬法皆空」是從體上講】這句是對的,但非是「般若」對「第一義」的定義!
一切法的共同性稱『體性』!修學者論『體性』時,應忌偏執「斷滅空」!
『體』能「緣生、緣滅」『相、用』的「一切法」!修學者論『一切法』,應忌偏執「實有」!
「萬法「依緣」能空」,因果當然也是「依緣」而有」,也就是說「宇宙之間」「不管「理或事」,「體、相、用」都是「依緣」「和合」而有的,也「依緣」「散滅」而無!全是虛妄的」!
「一切法」,皆「依緣」而成,故【一切法畢竟空】!這才是「般若」對「第一義」的定義!
謝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