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後是常、無常、我、無我】

【陳○○】

引用師兄(理論上,只要自己「停」,就不會再動,就是「常」而非「無常」,在空間除非受制於外在因素的影響才會再「動」!不會再動,就是「常」而非「無常」,不受制於其他因緣,就是「我」而非「無我」!生滅的一切無非如此!)所以套用師兄所說"理論上".成佛後是"常"~還是"無常"呢?(照你理論應該是"常")?成佛必有因還是無因呢? 陳霈元成佛後是有我還是無我呢?(照你理論是有我囉?)因為不確定是否為師兄所指.請師兄解釋一下吧...^^

…………………………………………………………………………………………………………

回應

末學不知道為何師兄會把【由「相續」的一切「法相」的「無常、無我」而顯的「空寂性」】,解讀成【成佛是「常、我」】,而認為他是末學的理論?

所謂成佛「涅槃界」是指「一切法的本性空寂」,以佛法真義說;「在不在,有沒有,去不去、常不常、我不我、生不生」,這都是戲論;都是邪見!是人的虛妄、分別、著執!若說「有、生、常」即是「自性」實有的常見,說無就是「無見」!

雖大乘說佛德是「常樂我淨」,但「常、我」是凡夫的概念,原始佛法為了避免誤解,所以不以「常」形容證境,凡夫的「常」,是【有一個】常、我,但證境是「寂滅」,也就是說,世間一切法是「相續相」而無常、無我的,不管是解脫或成佛,都是「證」相續相的「空寂性」,既然是「空寂性」就無謂「常與不常」!因為空寂能生萬法,所以在「空寂性」這一邊能「不偏斷」,萬法皆具空寂性,所以在「萬法」這一邊,能不偏「常」!

「空寂」不是另「有一個」「空寂」,是由萬法的特性;「相續變化的無常」、依緣生滅的「無我」,而悟見「無自性空」!而成佛是證萬法的空寂性,若一定要說「常」,應解說為【儘管萬法變化無常,但「恒常」安忍證境的空寂,而對萬法的變化如如不動】!

既是「無自性」而依緣起,當然「無我」,若不依緣起而生滅,則是有「我」,世間無一不是「依緣起」的,而成佛是依緣起「無常、無我」而證「空寂性」,而「空寂」依緣起能生萬法,佛以「空寂性」觀「萬法」,能「不分別、不著執、無相而無所得」,但因空性能緣起萬法,所以「無礙萬法而無所礙」!

這一切法的中道「真理」,皆依「緣起法則」而有,而存在於「時間、空間」的萬法,都是依緣生滅的,因為「空寂性」而能自在無礙的證境,不管稱為什麼,或稱為「我」,都是「緣起性空」的代名詞!

成佛的因是行菩薩道,成佛是行菩薩道的圓滿!而成佛後當然有因,否則佛大可不依因緣,度盡眾生!而且成佛是依「菩薩因」而成佛果,釋迦佛成佛後,還要受過去世所作的業報,或是大乘應眾生需求而來的「應化身」還是「示現」,也是依因緣而有的!

謝謝指教!

……………………………………………………………………………………………………………………

【陳○○】

 引用師兄(末學不知道為何師兄會把【由「相續」的一切「法相」的「無常、無我」而顯的「空寂性」】,解讀成【成佛是「常、我」】,而認為他是末學的理論?)末學並沒有下定義解讀成、常.我.因那段"理論"上.(字面"疑似說常.及我")所以提出質疑.並非我下定義解讀.請師兄看清楚才是呢...討論過程中.師兄好像常常用末學質疑也就是打問號的東西.變成末學"肯定解讀".我想這會不會是雞同鴨講的原因呢?其實如果我沒有引用質疑的.末學基本上是贊同師兄所說阿......既然贊同我當然就略過不討論了...^^

回應

這是方法論的問題,末學的方法,若提出質疑,會再提出看法,是自問自答的方式!若用問號就是質疑對方!且您的提問「是、不是」,後面再說「照你理論,應該是什麼」,最後雖加問號,但在末學看來,您已先預設末學的回答了!

…………………………………………………………………………………………………

【陳○○】

 又末學問的不是"佛菩薩成佛後當然有因......"(師兄這段末學無疑).問的是靠修因成佛菩薩嗎?......但你上文中間段落.有回答了.末學自然知道.但師兄能在明確點解釋嗎?這裡又不只我在看文...^^

回應

末學是依師兄的提問來回答的,無法知道其他大德的需要,如果要全部貼上,則又是一篇長文,所以若有大德不吝賜教,末學若知道的,必盡力而為!

「因緣法則」是佛教的特色,佛菩薩當然不離因,《大般若經》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這是大乘的三綱要,菩薩為度化眾生,在因地應該遍學一切法門,而一切法門,不外乎「修福、修慧」,且都是依此三綱要來修學的!

「一切智智」就是「無上菩提」,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佛德。

「大悲為上首」,就是「慈悲喜捨」。菩薩為救度、成就眾生而發心種種修學。

「無所得為方便」,就是不住一切相的般若勝義空見。

依此「菩提願」,「大悲心」,「性空慧」心要,是成為菩薩的真實功德!雖總攝為六度(布施、持戒、忍、精進、禪定、智慧),四攝(布施、愛語、利他、同事)、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為行持的項目, 但所有一切菩薩行,都是與此三心相應而修習,而相應依「菩提願」,「大悲心」,「性空慧」的六度萬行,就是「成佛」的因!

「般若」是出世的「二乘、大乘」的道體,而「大、小乘」的差別,是「大乘」的「般若」,他是「布施、持戒、忍、精進、禪定」五度的眼目,而「五度」也要相應般若,「萬行」才能到達究竟佛果,而成為波羅蜜(到究竟的彼岸)。然而,般若也需要 「萬行」的實踐,如沒有萬行助成,以大乘來說,「般若」就等於二乘的偏真智,不能成為波羅蜜。所以大乘說的,「般若波羅蜜」,就是一而六、六而一的「六波羅蜜」。

大乘的特色是「慈悲」所以「四攝」還是先講「布施」,「四攝」是與「眾生同甘共苦」、「有利他人先得」、「正言化導眾生」等攝化、引導眾生向上的方法,這也是「菩薩」不離眾生,為利益有情的方便引攝!

謝謝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