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力與願力】

【王○○】

 劉奕壯師兄: 寬謙法師說 : <業力大於願力 而 無常力又大於業力>˙˙這些話有絕對嗎˙剛才在david wang師兄那裏˙大家說了半天˙好像也沒有一個結論˙難道這些話˙ 寬謙法師 是在一般的情況下說的˙˙(可以的話˙師兄可以到 wang師兄 那裏看整個說話的過程)

回應

「無常力」的意思是「沒有固定不變」的,所以可以「累積因緣」,結論是「操之在我」!業力也是「無常」而可以「改變」的,所以法師說【無常力大於業力】!也可以講「因緣力」大過一切力!

以因緣來講,有「主因」、「助緣」,就會有果報!不管「業力」還是「願力」都是一樣的,也都是無常的,只要造業、就會有業力,只要發願,且依願而行,就會有願力,但因為他們都是「無常」的,所以業力會「受過即無」,願力若不堅定行持,也會消退,所以,能否「持續」、「時時」投入有利於修學者的因緣,是很重要的課題!就像是汽車要時常加油,否則再名貴的汽車也會跑不動一樣!

「業力」、「願力」,不誰去抵消誰的問題,是在比「誰強大」,「誰弱小」,也就是說,「如果業力比願力強,當然業力會先顯現,相反亦然,之前末學所提的「鹽喻經」,末學認為是最好的解說,我們的善業、願力,如大河的水量,投入了一把惡業的鹽量,鹽量雖「沒有消失」,但是無法嚐出鹹味的,所以不是互相抵消,是如何持續增加我們的「善業、淨業、願力」的種子能量,創造如大河水量的「善」,才是當務之急!

業力的產生,以「殺生」比喻;過去有「殺生」的行為,現生有「殺生」的助緣,現生又遇到過去被殺的對象,這個對象,可能是「有形」的人、動物,也有可能是「無形」的「鬼、神」,這些因素結合,所以受「殺生」業報!這是簡單的論法,因為這中間牽扯到太多改變的因素!比如「懺悔」、「善行」、還有很重要的【有沒有得到對方能原諒】等等,目睷連尊者的受報,不外乎這些問題!只是差別在修行者的心態是「歡喜受報」,而凡夫是「能閃則閃」!

謝謝指教!

………………………………………………………………………………………………….

【徐○○】

末學認為這個"無常力"末學看待法師所言應該是指不生滅之法,若無這念心生生滅滅,滅滅生生何來所謂的有常無常,而這生滅法就是業力所緣,看我等這念心無時無刻不是在造作,末學指一個例子:末學在此次打佛七再用早午齋之時,行堂的義工拿這飯菜經過時,眼觀色、鼻嗅香心中(第六識)無不是在分別這道菜色要或者不要,一有分別就有執著,而分別與執著又互相影響,而第七識開始執取第八識的見分,這個東西我愛吃或者不愛吃,這就產生了我執。 而業力為何會大於願力,這是我們無始劫前的所製造的善惡之業,熟處要轉生,不是那樣簡單的,就如同我們常常要上fb,如果數日沒有與好友連絡問安,問自心難道都沒有一些些念想嗎?! 末學認為唯有"佛力加願力"才能夠大於"業力,末學從不會懷疑佛菩薩對我等的慈悲加被,問題出在自力就是自己本身這個問題,諸位菩薩你看我等在這娑婆輪迴就像燒不開的水一樣,開開關關沒有沸騰的時候,最後勸諸位菩薩多多念佛拜佛,以其生處轉熟,多聞教典天台、唯識不可不懂,鳥無雙翼怎能飛天呢!!! 阿彌陀佛

回應

師兄慈悲,末學淺見分享;

「不生滅」應是指「空無自性」,所以「生滅非實」!「心念」的「無常變化」是「恒常不變」的「理則」!

「心念」的「生生滅滅」「無常」是「正常」的!修行是在這無常的現象中,安住在空性「恒常」的境界!

「生滅法」是理則,「業力」是「此有故彼有」,「解脫」是「此滅故滅有」,兩者都是「緣起」「生滅法」!

心念無時無刻的造作,但不一定是「煩惱」,因為「妙觀察智」,也是「心念無時無刻的造作」!

「眼觀色、鼻嗅香」是前五識,而第六識以第七識的標準「分別」這道菜色「要或者不要」,也會執取「第八識」的見分來決定!

有第七識「我執」才會產生「我愛吃或者不愛吃」,因「我愛吃或者不愛吃」而產生煩惱!也會產生「習氣」(習慣性)!

「與好友連絡問安和念想」,有可能是「善、惡念」,也可能是「不善不惡念」,但「我執」未除,不管是那一種心念,都會受我執「雜染」!

善、惡的種子已然是「結果」,唯識的「轉」,就是「破我執」,是照顧當下「心念」的修為!至於「善、惡業」,只有「不再造作惡,或「受過」,和積極廣植「行善種子」的行持!

「佛」自己也會有「業力」,佛在世時,提婆達多的「出佛身血」,晚年的風濕病等等,都是佛的「業力」,只要是在「世間」,就受時空無常的的限制,即使是內自證「涅槃」,只要沒有離開「世間」,任誰也無法離開「因果」的,,而這「四諦」中「滅、道」就是「出世間」的「因果」!

佛的教示【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依靠自己修學不是向外求得、依靠正法修學,除了正法自力外,不要隨便依靠」!這正是佛菩薩的慈悲加被!

謝謝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奕壯 的頭像
    劉奕壯

    劉奕壯的部落格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