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再論智慧】

佛法雖是透過【「選擇特定對象」來練習,而後再漸次擴大至一切對象】的「次第」來進修「解脫」,但我們也可以利用時時出現的「境界」來練習!

比如;與人接觸的對談交流;我們常會因為對方的「語言」而產生「貪、瞋」煩惱!若對方所說的話是「順我心」的;就會生「貪」,而「逆我心」的,就會是「瞋」,這就是所謂被「外相」「外表」所迷的結果,凡夫也都好像把心境的「喜怒哀樂」的決定權交給「對方」!

「智慧者」是「內心的觀察」;不是對眼前「毀、譽」的「境界」「逃避、不理會」,而是先【反省】「我是否如他人所說的一樣」,如果「錯了」或「作得不夠」,只能是感恩提醒!而如果我不是對方所說的那樣,那他就是在說別人,我們也不必「對號入座」!然而;觀察自己「起心動念」是否因為「毀、讚」的言詞而產生「喜怒煩惱」,這才是向「智慧的觀照」!

「智慧者」內心所觀察的方向;一是「向外」;對於「毀謗」的言詞;應起反思;「各人都有各人的「我執」,也有各自不同「喜、厭」的「判斷標準」,更會因為「我執」而產生「煩惱」、「造業」而「受苦」,其實;「煩惱」的當下「心」就是在「受苦」,而對於正在「受苦」或未來即將「受苦」的,「智慧」者,只能表示「同情」!而且「過程」中的「毀謗」、「煩惱」、「受苦」等「因果」,都應作為「自我」的警醒!

對於「讚嘆」的言詞;也應起反思;如果還沒有作到,那是他人「慈悲」的鼓勵」與「提醒」,即使真的作到了「讚美」的境界,也應提起「學無止境」警覺,而且離「究竟」也還尚遠,這又有什麼好「欣悅」的呢?但不管何者;對於「讚嘆」,只要「感恩鼓勵」而「努力進修」即可,若心生起了「貢高」,當下就是「觀照、清淨」的失敗!

深一層來說,更要利用「境界」來反觀;「心念是不是被影響」的「狀態」,和「動念標準」產生的「原因」!

對「會引發煩惱動念的境界」和已生「喜怒」的「心念」,採用「不理」、逃避」、「強壓」、「代替」、「轉移」的方法,或許能暫時隱忍,但等到忍不住而爆發時,恐怕比平時「隨境界轉」時的煩惱,更加激烈而不可收拾!雖然如此;在遇到「遠遠超過自己所能負荷的程度」而無法「面對」時,卻不失為「安定身心」的方式,但平時應儘量學習「面對境界」,才是相應智慧的處理方式!

其實;對已生的心念是不必擔心的,因為;既然一切都「無常」,那「境界」也必然會過去!而我們要修的是【「面對」現在「喜怒的心理狀態」,而由「心理狀態」觀察、尋找「產生的原因」】!這是導向「無實性」、「無住」、「無著」的方法!

心是依「境界」而有「動念」的,而「動念」的標準,就是「自我保護、自我愛」的「我執」!「境界」出現後,不管是覺得「自己受傷害」或「別人也尊重、愛自己」,這都是以「自我為主」的「感受」,而依循「自我的感受」,才能尋得「感受」的根源--「自我」,也才能觀察這所謂「自我」的「真實性」!

其實「自我」,不過是「各種質素」「互相依存」的統稱而已,只要少了「其中任何」因素,「我就不再成為我」了,比如;沒有「精神」而只有「肉體」,那連「人」都談不上!又比如;沒有「外在的物理」、「身體的器官」或「過去的印象」,心理也不會「發動心念」!這不是否定現在的「我」「不存在」,是說「我」是「時時變動」的「不實在」!

而凡夫,就是「不懂不實在的道理」而「愛惜、保護、貪著」而「緊抓」這「不斷變化」、「暫時現象」、「不實在」的我,也為了這「不實在」的「我」而妄造惡業!其實不但是「我」、「喜怒」、「心理狀態」不實在,世間的一切,都會因為「其他因素的變化」而「不斷變化」,這當然也包括「毀譽」的言詞!

別人因為「我執」的判斷,所以有「毀譽」的言詞「表現」,而我們因為六根的接收感受,所以有「心理」的反應,也因為「我執」的「貪愛保護自我」而產生「喜厭」的心念,依「喜厭」的心理;或者「反擊」,或者「厭抑」、「煩惱」,或者「慧觀」,這些都不離「此有故彼有」的「連鎖反應」,需知;只要是「依他人的因素」來「決定」「反應」的,以「本質」來說都是「不實在」的,當認清了「任何因素」都是依「他人的因素」而變化,都只不過是「因緣」的變化現象而已,我們為什麼要跟著這些會「不斷變化」的去「變化心境」而不得「自在」呢?

我們應善用「本有」的「覺知力」!凡夫的「覺知力」,因為上述「我執」的原因,所以凡夫的「覺知力」是「境界」出現時「提醒要保護自我」的工具!

而智慧者,則是先是透過「文字、語言」來理解「無實、無我道理」,而後能善用人皆有之「本具」的「覺知、分別力」,在「境界」出現時,「提起」【「遵循」「正見、法則」】來「反向挑戰、分析」「自我」的「實存性」!最終;能漸次的進入「本來」就「無實性」的狀態!

「迎合」而「迷於」現在出現的「境界」,當然是「接納」「境界」影響的結果,而只有「接納境界」,也才會「否定境界」,這只是把「否定」,當作是對「境界」的「處理方式」,然而;「迷於境界」固然是「貪」,而「否定」的背後,卻是厭惡的「瞋」!

在「挑戰」「自我」「實有性」的過程中,就不再只是「語言、文字」的理解,而是「實踐理論」的「真切經驗」,而在這些「真切的經驗」當中,本來是「不立文字」、「不需言說」的,但為了「傳達、分享」,所以也不得不「落於文字」了! 最重要的;只要正確的依循「正見、法則」,「境界、身、心」等一切的「實存性」必然是「蕩然無存」的!

「智慧」,是觀「境界」的「依待因緣」而有的,而一切包括「心」都是「依待因緣的造作」而「無實性」,所以當然不是「唯心」的,雖然如此,這不論是「向外、向內」、「方便、究竟」的觀察,確都是先經由「內心」的運作!

若養成「心地」的修為「慣性」,表現於外在的,絕不會「接受」「境界」、「人、事、物」等影響而「不自覺」產生「三毒煩惱」!如果會,那應該是「修行方向」的錯誤!

或許;在未成就前,會有「時而向內,時而向外」的狀況出現,但當「覺知昇起時」,立即「轉向內心」是必然的!

如果是「覺知力」不足,那就需要「他人」的善意提醒了,但如果在需要「他人」提醒的階段,由「我執」而來的個人「面子」問題,又會是修學者應該突破的障礙了!但這些都是「修智慧」的「過程」,是無法苛責而應包容的!

如果要分別「聰明」與「智慧」,或許可以說;「聰明」是【迎合而判斷、處理「外在」的「現象境界」】,而【「智慧」;是利用外在的「境界」來處理「內心」的「境界」】!或許「聰明」還有許多不同的註解,但「智慧」者,首要關心的,必然是「內心」的不為所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