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理論的難與複雜】

【王○○】

「劉奕壯師兄: 佛光字典.我查詢 種子 .長長一大篇的解釋.我也看不懂.關於<種子> 寬謙法師也是簡單帶過而已.他說 思心所 有兩個種子.名言種子與業種子.而名言種又分 1.表義名言: 表達甚深的義理...2.顯境名言:一些境界一些現象.有時也不好形容.所以稱顯境名言.而<業種子>是過去善 惡 無記性的業種子.他會引發異熟種子.異時而熟.異性而熟.異類而熟...他們都屬於有漏種子...名言種子.等流種子.等流習氣.他們好像很接近...名言種子係一切諸法之「親因緣」種子...而業種子:又會引發異熟種子.然後<有支習氣><異熟習氣>.......其實很多詞.我都搞不清楚.師兄你可否用你的方式來解釋呢.也可以舉例.也可以說故事.然後把他們串聯起來可以嗎.我個人是這麼想的.我們的心念隨時都在種因.言語行為也不斷在種因.還有過去至少可能幾千輩子的因...這些因都是種子.換句話說.種子有億萬萬萬萬萬種.多到可能連電腦都屬不清.而唯識學的種子說.也只是大概將他歸類而已.雖然如此.我卻不能了解他的名相.透過字典的解釋我更暈了(前幾天好像有說過)...之前師兄也跟我說: 你是用很長的時間來整理這些資料的...為什麼呢...師兄應該是一個人很辛苦的再做研究與整理吧.除了解釋 唯識學 的大德與我們的根基.還有不風行.........唯識學真有那麼難嗎.

除了學習的人少.懂得人更少.而且學習的內容與解釋又是古大德留下的資料.所以又難上加難了.如果是一般的佛學名相與理論.到處都可以找人討論.可是 唯識 的名相與理論呢.誰又願意奉獻時間<教學相長>呢.所以唯識的學術是必須的.至少不用一個人埋頭苦幹.如果人人以後都學唯識了.我想名相與理論將不再是困難.又能實踐於日常生活中.多好阿......其實這也是寬謙法師續說<中階段唯識>的必需.不然帶進門之後.讓人自己摸索 自己閉門研究嗎.之前我請教覺風的師姐...說實話 懂得人真的有嗎.我想寥寥無幾.因為大部分應該都停留在唯識學<入門>....感恩師兄的<教學相長>** 」

回應

「種子」的種類和作用,是可以「學術」性來認識的!但「種子」只能講他的功能與特性!就像是「化學元素」一樣,要以故事來表述,是會比較困難的,可能末學所學還不足吧!但先儘量以所了解的來貼文,若有疑問,我們再來研究!

其實末學是因為 師兄提問「唯識」的問題,所以末學才有機會,重新整理過去與現在的資料的,對末學來說,即使「八識」的種子充滿虛空,他都是無自性的!而「此滅故彼滅」的理則告訴我們,只要「七」滅了,種子再多,也不會妨礙解脫的,而「七」的滅,是「六」的工作,所以「六」的與「明相應」,和「六」的功能運用,是修學者極重要的工作!

「唯識」理論的難與複雜,是他必須不斷的解釋為何有「實法」可得,比如「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當他解釋時,又會立更多的法來解釋,這些解釋,也就會出現更多的解釋!但依根本佛法教義來說,緣起如幻「畢竟空」,再解釋也是「緣起」性「空寂」!所以相對來說,「中觀」是更為直接的!

唯識,雖是重「論」的!但一切佛法,都是根源於禪觀的修證 也就是沒有實踐觀照內心意識的了別過程,和「轉識」的修學,所有的理論也都只是理論而已!所以「轉識成智」的實踐,還是必需透過「戒、定、慧」,和禪觀的修學來實踐!

對現在的修學者來說,「實踐」,是「唯識」的另一個「難」!因為「唯識」深論延伸的理論很多!要將他們全部弄懂,再來禪觀,不如知道「唯識」的原理後,將重心放在「轉識」的修學上,至於其他「深論延伸」的部份,末學認為,是可以慢慢再來研究的!

末學認為,不管「中觀」還是「唯識」,「六」以觀照來破「七」或「虛妄我執」,都是修學者的相同的重點,這是不需諍論的,至於「空、有」的諍論,末學認為,待修學者「觀破我執」時,法味自知!

 順便提一下, 「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當來人間成佛,的出處;是「長阿含經卷第六」、「佛般泥洹經卷下」等,也就是說,在原始佛教時代,「彌勒菩薩」已經出現了,所以「彌勒淨土」是,佛法「大小乘」所共說的!

謝謝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奕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