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識與第八識的思量】
【 ○○師兄】
劉奕壯師兄: 今天收到 八識規矩頌和百法名門論表解(有點失望) ˙大致瀏覽了一下˙感覺是好複雜阿˙如果沒經過 寬謙法師 的講解˙根本看都看不懂˙末學在想:怎麼古人都把一些詞說得那麼深奧呢˙明明可以簡單說明的˙卻繞了一推文字˙舉例來說: 戒禁取見˙˙書裡寫的我根本都看不懂˙而寬謙法師透過講述說:就是錯誤的持戒方式˙這樣不是很清楚明了嗎˙或許書本是要講原理˙可是沒有經過解釋 哪裡看的懂阿 (可見古人愛作弄人˙˙哈哈哈˙˙順道問師兄一個問題˙如果很多 原文書翻成英文 是不是都變白話文了呢˙˙末學不懂)
【回應】:
○○師兄慈悲:
師兄說笑了,古代的人不是愛作弄人,古代人所講的是要給古代人聽的,所以現代人會覺得深奧,同理可證,古代人聽他們古代的古代人的話,也同樣有這樣的問題,而且古代人的用詞,跟現代的用詞,有些根本是相反的,比如「沉魚落雁」,這也證明了跟隨「善智識」是很重要!
『戒禁取見』可以解釋成「錯誤的持戒方式」,也可以解釋成「跟解脫無關的禁忌」,比如規定一定要那一手持香、插香等等!原則上「戒律」是修道的助道工具,如果跟「解脫」「定、慧」無關的戒律,都可以稱「錯誤的持戒方式」!
『八識規矩頌和百法名門論表解』是濃縮成偈頌和簡表,是大綱,所以需要解釋才會懂!
經文是要讓學者「懂而能作到」為原則,所以,翻譯會依各地文化、習慣而適應,台彎現在也有大德在推廣白話的經文,可惜被比較傳統的學者排斥,認為遵循古法是最好的,甚至有「離經一字,即為魔說」、「佛金口親說」才算數的說法,如果此邏輯可通,請問「離經一字,即為魔說」出自那一本經?「佛金口親說」這句話是「佛金口說」的嗎?如果沒有,它本身就是「魔說」、「人口說」不是嗎?且古代翻譯的時代,已有中國文化的適應,甚至為了佛教而造新字,堅持一定要原味,是不太可能的,但只要知道「佛法的原理」,就能排除「古代適應的部份,改用「適應現代」的方法來學習,比如「打佛七」,從前農業社會「農閒」時,不要說一個「佛七」,七個「佛七」也不是問題,但工商社會,除非長假,否則「佛二」已是難能可貴了,只要知道打「佛七」原理,「佛幾」都不是問題!因 師兄提到「白話文」,所以有感而發!多說了兩句,請原諒!
謝謝指教!
…………………………………………………………………………..
【○○師兄】:
劉奕壯師兄: 你說<『恆審思量我執』:能「思量」的是「意根」,第七識「我執」是「恆審」!「意根」以「第七識我執(恆審)」來「思量」一切,而為「第六識」!....>...<只要是人,都有自我的主觀(第七識),佛教說它是無始而有,所謂<恆審思量>,末學解讀是【「意根」以(第七識)(自我)來「恆審」,成為「第六識」的「思量」!...>.......唉...我越搞越糊塗了.昨天聽 寬謙法師第14集 她說:第七識是又恆又審.然後是細細思量.而第八識是更微細的思量........思量是思考嗎.那到底在思考的是<第六意根>還是<第六意識>呢...阿貴在想: 會不會每一個學<唯識>的人到最後 因感應 因見解 因程度...而對唯識也會有不同的<解讀>呢..像我現在接受你與寬謙法師的教導.改天又看書又參考別的師父或是上師 他們的解讀或是名相 又是不同.那我不就要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而且說實話.過了幾個月之後或是幾年.我不再碰 唯識 .那之前認識的名相.不都忘光光了.其實說到這裡.我有一點感概.好像真正能運用於日常生活中的名相.才是對我們有真正的幫助.至於理解不了的部份.好像 記 了也是多餘......(師兄順便解釋一下 作意 兩個字 觸作意受想思 裡面的作意...xd)
【回應】:
○○師兄慈悲:
「教導」不敢當,互相研討可也!
【恆又審】,「恒」的意思是無始以來即有,而且是不停的進行中,「審」是判斷的標準,是被「六」 (判斷) 的標準,所以「七」的動作,就是「不停」的要「六」,以它(七)的標準來判斷!
【作意】就是注意、用心!就是根「觸」境後,會引起注意!「引起注意」就會有!「感受」等動作!
「六七八」是結合在一起的,所以七、八的「細細思量」其實是「六」的動作,也就是說「七、八」「自己」不會思量,但因「七、八」都有「第六」的成份在內,所以是「七」是「細細思量」、「八」是「微細思量」!
以「意根」的角度言,因為「經過七的影響」,所以「意根」變成「第六意識」,而失去或減少「自主的思考」!
以「七」的角度言,緊抓「六」,要「六」以自己的角度來思考,所以「七」有「六」的「細細思量」!
以「八」的角度來講,因為「八」的「種子」是「六、七」「雜染」種子儲存的地方,這些種子具有「六、七」的經驗值,而「要存或被取」,就會有「業力相引」 的『動力』,這個『相引動力』,可以形容說是「六在八」的「微細思量」!
因為「六經過七的影響」,所以相對「六在八」的「思量」,是比「六在七」還要「微細」!
末學說過,這是「角度」的問題,是以「六、七、八」那一個角度看待彼此的問題!但原則上「六七八」是完成一個思考決定的動作,只是從那一個角度來論述對方而已!
「初始佛教」是不用這個分析方法的,是直接的告訴學者,從破「無明」、除「貪愛」下手,否則就如同師兄的現在『解讀』不同、或是忘卻『名相』的困擾、感受!
末學是認同「以現代的名相認識佛法的,才能對修學者有真正的幫助」的!末學也想盡量以現代名詞來談論佛法,但「未將原文消化,是無法轉成現在的名相」的,這就是吊詭和矛盾的地方!
末學的建議,如果要得到「唯識」的好處,或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就要回到「轉智」的修學,而「初始佛教」「破無明」,就是「唯識」的「轉智」!「名相」講得再多,【解決「無明」的問題】,才是「佛法」現實!
大乘各法門,不也是由解決「無明」的基本點出發嗎?只是各自方法不同而已!各自的方法不同,是因根機不同!
末學的修學方法,是由「理解原理」下手的,因為一切「佛教法門」,如果離開「「原理」和「基本架構」,將不再是「佛法」!而「佛法」的「原理」--「三法印」,是三乘共同認可的「原理理則」!
因為唯識有「學術」分析的講解者,實際修學而有「心得」者,但因為「說的人和有心得的人」,甚至「看的、學的」都還沒「破我執」,都會用自己的「角度、看法」來論述,所以以末學的「角度」建議師兄以「原理」和「基本架構」來研究「佛法」!
「唯識」的「轉智」是跳過「二乘」觀「身、受」的階段,而直接「以心觀心」,是會比較困難的!末學的經驗,由「身或息」開始練習「定、慧」,只要「覺知力」夠,觀心不是問題,而「身、受、心法」也只是對象的轉換而已!
更簡單的方法, 以「意根」修「觀息(呼吸)」的「依緣生、滅」,「空無自性」!就是相應「轉智」破無明(七)!
謝謝指教!
……………………………………………………………………………………………
【○○師兄】
劉奕壯師兄: 剛才我又打電話問 覺風 的師姐 .我問: 第七識恆審思量我執...裡面的思量是什麼意思.結果三個師姐都答不出來.電話轉了三個地方.後來轉到其中一位師父...師父是這麼說的: 第七意識的思量 .不是一般人想像的思量.就像吃冰淇淋.它是直接反射的...就這樣而已...然後第八意識的更深細的思量.她也說不出什麼.....後來我插嘴.那第七意識的思量是另外一種境界的思量囉....師父沒答是也沒答不是.好像不是很清楚狀況的感覺............掛上電話.<我>不是很滿意. 有點失望的感覺...而且那位師父.每次我叫師姐.它就糾正我要叫師父(習性)...唉...怎麼那麼執著這個呢.也無所謂啦.反正我的重點不是這個......之所以會提到 思量 是寬謙師父在第14集有提到.....沒想到一問.全都倒.......看來理論很難懂.心理的運作觀察那就更難了.誠如 寬謙師父 所說: 學唯識真的需要宿世因緣
………………………………………………………………………………………………………
【回應】:
○○師兄慈悲:
師兄,唯識是分析法,所以只要分析,就會有不斷分析出微細的問題,如果未經實驗,而只是在理論上的分析,任何人都看不到實際現象的!
即使有已經實驗,一但落入語言形容,那可就更會因人的「思惟模式」而異了!其實只要進入「實驗階段」,就會知道所謂「七、八」的「思量」是從何而來,是那一個「動作」!佛教都是原則性的指導,如果能依所指的目標前行,路邊的狀況,是必然會出現的,而且會比經典所寫的還要多,還要精彩!
至於 法師,大家都是凡夫俗子,也還在修,只當降服自已可矣!
現在會對「佛法」、「唯識「有興趣」,不也是「宿世因緣」成熟了嗎?但千萬別「宿世因緣」當成不想學的「藉口」,那就可惜了!
期互勉之,謝謝指教!
留言列表